河防一览图明万历十九年石刻拓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该图为横卷式墨拓纸本,全图长19.37米,纵高45厘米。拓本卷首有“祖陵图说”、“皇陵图说”、“全河图说”等三段文字;末款题为“万历十九年月日总理河道兼理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潘季驯谨识”。传世《河防一览图》,为明嘉靖、万历年间、总理河道的都御史潘季驯绘制的大型治河舆图。全图以写实绘法,突出黄河和运河河防要情和流经地区的建置、山川地理。全图以横卷展开,从黄河源“星宿海”开始,“缆昆仑、越积石”,逾陕西关中、山西、河南而经明泗洲祖陵,至徐州一带与运河相汇。图中为了突出河防要览,将南北、东西交汇的黄河与运河河道,平行横向绘于一长卷图幅中。原石刻于明万历十九年济宁州。今石刻图已不传世,只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存有绘本,北京图书馆和辽宁省博物馆藏有明代拓本传世,故弥足珍贵。作者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人。明嘉靖、万历间著名治河专家。一生四次出任督理修治黄河河道,前后历27年。其传见《明史》,政绩卓著。万历十八年潘季驯积毕生治河经验,整理编著《河防一览》一书,总结几十年治理黄河,兼理运河和淮河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水利专著。《河防一览图》即是《河防一览》一书最早的附图,是传世的重要明代舆图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