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污染治理与保护目标
根据河流水功能区保护、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承载条件,制定并要达到的污染治理与保护的目标。全世界城市中,有半数以上依河而筑。河流为城市提供饮用水源和舟棹交通之利,对城市形态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却成为城市的排污管道,遭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危及人类的健康。
河流污染治理与保护目标主要是: 保持河流的水文连续性、营养物质输移的连续性、生物群落的连续性和信息流的连续性。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河流治理的经验表明,要发挥河流的生态功能,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河流的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河流水质的清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河流不应是接纳工业、生活污水的纳污之地。
我国的河流污染治理与保护目标是:
❶河流治污。跨省界断面河段水质显著好转,主要江河干流水质满足水 (环境) 功能目标的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主要水污染物COD排放总量比2005年平均削减10%以上,水环境监管及水污染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增强。
❷实施河流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各地要紧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根据水 (环境) 功能区保护、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承载条件,制定并组织实施流域污染防治 “十一五” 规划,加快治污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投入力度,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责任,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事权划分原则,落实治污所需资金。
❸强化河流治污工作。要根据不同流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防控重点,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满足重要江河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目标要求。淮河要实现干流、支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全面改善; 海河要重点改善漳卫南运河、沧浪渠、子牙新河等水域水质; 辽河要着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彻底解决条子河等跨省界污染问题; 黄河重点解决中上游干流、渭河、汾河、湟水河等支流突出的水污染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要保证饮用水水源地及输水水质安全; 长江、珠江要重点解决工业和城市水污染问题; 跨国界河流要加快治污设施建设,保证水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