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药(一)mòyào (二)méi yào(一)mòyào 〈名〉没药树树皮上渗出的树脂、油胶在空气中凝固成的红棕色坚硬圆块,是一种中药。 【用法】用于中药名。例:这是刚采来的~。|他将~卖给了药店。 (二)méi yào没有药。 【用法】用于医疗方面。例:我这里确实~了。|~的时候可以用这种药代替。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其他 > 没藥 没藥 mòyào 亦作“末藥”。橄欖科植物没藥樹的膠樹脂。多流溢地下,凝結成塊狀,紅棕色或黄棕色,有光澤。表面粗糙,覆有粉塵,伴有白色小點或斑紋。主治跌損,金瘡,筋骨、心腹諸痛,癰疽腫痛。宋·唐慎微《證類本草·木部·没藥》:“主心腹血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没藥》:“〔釋名〕末藥。” 没药【同义】总目录 没药末药蛮龙舌血没药resina commiphorae myrrhae活血祛瘀药。出《药性论》。又名末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及其同属数种植物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拣去杂质,打成碎块,炒用或醋制用。主产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苦,平。入肝经。功能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主治:❶马肺痛把前把后,啌喘,膈前痛,与当归、玄参、贝母、红花、甜瓜子、香白芷等配伍,如没药散。 ❷疮疡肿毒,与乳香、雄黄、麝香配伍,如醒消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马12~30克;猪、羊3~6克。为末或煎汤灌服。孕畜忌服。本品含α-和β-罕没药酸(heerabomyrrholic a-cid),α-、β-和γ-没药酸(commiphoric acid),没药尼酸(commiphorinic acid),α-和β-罕没药酚(α-、β-heerabomyrrhol),罕没药树脂(heeraboresene);另含挥发油。其成分为丁香油酚、间苯甲酚、枯醛、桂皮醛、罕没药烯(heerabolene)等。能轻度抑制皮肤真菌。本品还能降低兔的血胆甾醇含量。 没药药名。出《药性论》。又名末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及其同属数种植物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主产热带非洲和西亚,现广西地区有引种。苦,平。入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❶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肠痈,目赤肿痛。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❷研末敷治溃疡久不收口。孕妇忌服。本品含α-和β-罕没药酸(Heerabomyrrholic acid)、α-、β-和γ-没药酸(Commiphoric acid)、没药次酸(Commiphorinic acid)、α-和β-罕没药酚(α-、β-Heerabomyrrhol)、罕没药树脂(Heerabor-esene)。另含挥发油,其成分为丁香油酚、间苯甲酚、枯醛、桂皮醛、罕没药烯(Heerabolene)等。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也能轻度抑制皮肤真菌。本品还能降低兔、大鼠及鸡的血胆甾醇水平,并有抗炎作用。 没药 没药中国史籍所见西域药物。《本草纲目》卷34引宋马志曰: 没药生波斯国。其块大小不定,黑色似安息香。李珣曰: 按徐表《南州记》云: 是波斯松脂也。状如神香,赤黑色。李时珍曰: 按《一统志》云,没药树高大如松,皮厚一二寸。采时掘树下为坎,用斧伐其皮,脂流于坎,旬余方取之。没药为myrrh之译音。希伯来文作mor,阿拉马文作mura,阿拉伯文作murr,波斯文作mor,拉丁文曰myrrha。产自波斯、阿拉伯及非洲东北地。 ☚ 乳香 桃 ☛ 没药myrrh系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其他植物基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本品含有树脂、挥发油、树胶、苦味质等。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作用。临床常与乳香等药配伍用,1日量3~9g。服用本药过多可引起恶心、呕吐。 没药mò yào《本草纲目》木部第34卷没药(101)。药名。 【基原】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爱伦堡没药树Balsamodendron ehrenbergianum Berg.的胶树脂。 【别名】末药(《本草纲目》)。 【性味】苦,平。 ❶《药性论》:“味苦辛。” ❷《海药本草》:“味苦辛,温,无毒。” ❸《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归经】入肝经。 ❶《本草经疏》:“入足厥阴经。” ❷《本草新编》:“入脾、肾二经。” ❸《本草求真》:“入心、肝。” 【功用主治】散血祛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❶《药性论》:“主打搕损,心腹血瘀,伤折踒跌,筋骨瘀痛,金刃所损,痛不可妨,皆以酒投饮之。” ❷《海药本草》:“主折伤马坠,推陈置新,能生好血,研烂,以热酒调服。堕胎,心腹俱痛及野鸡漏痔、产后血气痛,并宜丸、散中服。” ❸《日华子本草》:“破癥结宿血,消肿毒。” ❹《开宝本草》:“主破血止痛。疗杖疮、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晕痛肤赤。” ❺王好古:“治心胆虚,肝血不足。” ❻《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定痛生肌。” ❼《本草述》:“久服舒筋膜,通血脉,固齿牙,长须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三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没药mòyào中药名。出唐·甄权《药性论》。别名末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myrrha Engl. 或爱伦堡没药树Balsamodendronehrenbergianum Berg. 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苦, 平。入肝经。活血行瘀, 止痛生肌。治跌扑伤痛、脘腹疼痛、风湿痹痛、痈疽肿痛、经闭、痛经, 煎服: 3 ~ 9 克。溃疡久不收口, 研末敷。孕妇忌服。本品含α-和β-罕没药酸, α-、β-和γ-没药酸, 没药次酸,α-和β-罕没药酚, 罕没药树脂。另含挥发油。水浸剂对堇色毛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含油树脂部分能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的血胆固醇含量, 防止斑块形成。 没药 没药没药,又名末药。始载于《药性论》。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及其同属数种植物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11月至翌年2月或6~7月采收。采集从树皮裂缝处自然渗出的树脂或割破树皮后从伤口渗出的树脂。初呈黄白色液体,接触空气后渐渐凝固而成红棕色硬块。 树脂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大小不一,通常直径约2.5cm,有的可达10cm。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粗糙,被有粉尘。质坚脆,破碎面呈不规则颗粒状,带棕色油样光泽,并常伴有白色小点或线纹。薄片半透明,有的明亮似琥珀,微有粘性,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气微弱而芳香,味苦而微辛。主产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 本品味苦、辛,性平。归肝、心、脾经。功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主治血瘀气滞所致的胸腹疼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证。没药与乳香之功相仿,诸凡经络脏腑中有气血凝滞,二药皆能疏通,但乳香偏于行气,没药偏于散瘀,二者同用,相得益彰,可广泛用于外、伤、内、妇各科,尤以外、伤科为多用,能使痈肿得消,伤痛可止。故《医学入门》称本品“为疮家奇药”。《本草新编》谓本品“内外可用,而外治更奇。”用治痈肿疮疡,无名肿毒,常配乳香、雄黄、冰片等,如《疡医大全》舌化丹。若单配乳香为末外敷,名海浮散,治痈疽疮毒,可提脓拔毒,祛腐生肌。现代又有以没药酊外用,治口腔炎、牙龈炎、咽炎者。用治跌打损伤,配乳香,以温酒或童便调服和外敷; 亦可加桃仁、赤芍、自然铜等以加强活血止痛之功。如《证治准绳》没药丸。治眼外伤,以本品配血竭、大黄、芒硝等为末,热茶调服,如《眼科龙木论》没药散。用治心腹瘀痛,有单用者,如《医林集要》以本品入水、酒煎服; 更可配延胡索、五灵脂、香附等同用,以增强疗效,如《医学心悟》手拈散。治妇女瘀血腹痛,可配当归、红花、延胡索,如《博济方》没药散。又可治产后血晕,由恶血内阻,而致语言颠倒,神志失常者,以本品配血竭研末,童便、温酒各半煎后调服,如《伤寒保命集》之夺命散。他如妇人瘀血经闭,腹中血块等均可用之。此外,风湿痹痛,经络瘀阻,关节不利,疼痛较著者,亦可用之,常与其他祛风湿药同用,如《本草图经》以本品配虎骨,治历节诸风,骨节疼痛者。综上所述,本品以活血行气,散瘀定痛见长,凡气血瘀滞所产生的诸痛,用之则痛定而病症除。应用时需炒去油。煎服,3~6g。因本品破血碍胎,故孕妇慎用; 非瘀滞而属虚者,不宜用; 痈疽已溃者,亦非所宜; 本品味苦气浊,易致恶心呕吐,胃弱者慎用。实验研究: 没药含树脂25~35%,挥发油2.5~9 %,树胶约57~65%,此外为水分及各种杂质约3~4%。树脂大部分能溶于醚,不溶性部分含α-及β-罕没药酸,可溶性部分含α-、β-及γ-没药酸,没药尼酸,α-及β-罕没药酚。尚含罕没药树脂、没药萜醇及呋喃倍半萜类。 挥发油中含丁香油酚、间苯甲酚、枯醛、蒎烯、二戊烯、柠檬烯、桂皮醛、罕没药烯等。树胶水解得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 丁香油酚有抗菌作用。没药水浸剂在试管中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含油树脂部分能防止兔高胆固醇血症,并能防止斑块形成。 ☚ 乳香 鸡血藤 ☛
没药 没药本品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Engl.及其同属植物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采集从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在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折碎后,炒至焦黑色应用。 没药为少阳人药。功能散瘀、定痛。主要用于跌打损伤,伤筋骨。也用于破伤风、咽喉痛、口舌病、乳蛾证。治跌打损伤,宜用本品和乳香各五分,和酒服,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治伤筋骨者宜用本品和乳香、血竭各等分为末,和酒成膏贴之,以活血祛瘀,消肿定痛;治破伤风、咽喉病、乳蛾证,如《东医寿世保元》乳香没药轻粉丸,即用本品2.5g、轻粉0.5g、乳香、甘遂2.5g,以镇痉止痛,消肿生肌。常用量2.5~10g。 ☚ 炉甘石 黄柏 ☛
没药 没药没药,维吾尔药物名木尔买克,别名木尔、衣热布力。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及同属它种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我国不产,国外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 本品性二级干热,味苦、辛。功能生干生热,祛湿寒止疼痛,祛寒止咳,燥湿化痰,防腐生肌,通经利尿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湿寒性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口腔疼痛、咽喉疼痛,寒性咳嗽,湿性痰多、支气管扩张、湿疹脓疮,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等。内服2—3g,外用适量。本品对热性气质者有害,矫正药为蜂蜜和湿寒性食物。若本品缺货,可代用苦巴旦杏树胶、海狸香。本品可入小丸、解毒丹、散剂、舔剂、滴剂、漱口剂等制剂,如艾比 木地日 艾衣孜 小丸、台日亚克 艾日白艾 解毒膏等。 实验研究:因来源不同而常有差异,一般商品含树脂25%—45%、树胶55%—65%、挥发油3%—9%。尚含苦味质少量、蛋白质、甾体、没药酸(myrrholicacid)、甲酸、乙酸及氧化酶等。没药树脂(myrrhin)中可溶于乙醚的成分为α、β与γ没药脂酸(commi-phoric acid)、次没药脂酸(commiphorinic acid)及二种酸性树脂α及β罕没药脂酚(heerabomyrrhol);不溶于乙醚的成分为α、β罕没药脂酸(heerabo-myrrholic acid)。挥发油为黄色或黄绿色浓稠液体,具有特殊气味,暴露在空气中易树脂化、油中含丁香油酚、间苯甲基酚(M-cresol)、枯茗醛(cuminalde-hyde)、桂皮醛、甲酸酯、乙酸酯等。 没药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含油树脂部分能降低雄兔高胆甾醇血症(饲氢化植物油造成)的血胆甾醇含量,并能防止斑块形成,也能使家兔体重有所减轻。与其他含油树脂的物质相似,没药(一般用酊剂)有某些局部刺激作用,可用于口腔清洁剂中,也可用于胃肠无力时以兴奋肠蠕动。 ☚ 莪术 鸢尾根 ☛ 没药1.注释: 没药树是一种灌木,其树皮渗出的树胶干了以后变成红棕色的团块,叫没药。其质脆气香,是一种宝贵的香料,又可入药。 2.圣经记载: 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要取上品的香料,就是流质的没药五百舍客勒,香肉桂一半,就是二百五十舍客勒,菖蒲二百五十舍客勒,桂皮五百舍客勒,都按着圣所的平,又取橄榄油一欣,按作香之法调和作成圣膏油。”(出30:22—25) 2)耶稣降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太2:1,11) 3)“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约19:39—40) 没药mo yao【医学】myrrh 没药myrrh
没药common myrrh tr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