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文也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江文也1910—1983原籍福建永安,生于台湾台北 江文也
江文也
江文也1910——1983臺灣淡水人,原籍福建厦門,1910年 (清宣統二年) 生。1923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武藏高等工業學校電氣工學科。畢業後,入東京音樂學校聲樂科、作曲科習音樂。所創作《臺灣舞曲》獲1936年柏林第十一届奥林匹克音樂比賽銀牌。1938年回國,任國立北京師範學院音樂组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爲中国音樂家協會會員,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盟員。1983年10月24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3歲。著有《交響管弦樂》、《臺灣之舞曲》、《生番之歌集》、《舞曲集》、《小品集》等。 江文也 江文也1910—1983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台湾省台北人。1923年去日本求学,业余学习音乐。1929年入东京武藏高等工业学院,同时考入东京上野音乐专门学校学习声乐,以后改学作曲。1932年毕业后弃工专攻音乐,从师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不久,他多次在日本全国音乐比赛中获声乐奖和创作奖。1938年回北平,在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1949年他拒绝去台湾,迎接北平解放。以后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数十年。江文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有管弦乐、室内乐、钢琴、独唱、合唱,还有舞剧音乐、宗教音乐等。他努力通过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创作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如他的早年之作《台湾舞曲》,以纯朴的旋律、民间舞曲的节奏以及色彩鲜明的配器描绘了台湾的风土人情。钢琴组曲《北京万花节》和《乡土节令诗》都以十分凝练的音乐语言描述了中国民间的风俗,是中国钢琴作品中难得的佳作。又如以古诗词为歌词的艺术歌曲,旋律古朴幽美,伴奏精致,风格典雅而富于民族特色。在探讨中国现代专业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方面,江文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和贡献。 ☚ 黄自 马思聪 ☛ 江文也1910—1983本名文彬,后改名文也。台湾省台北人。1929年入东京武藏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科。课余在东京上野音乐学校兼学声乐。1932年初弃工从艺, 陶醉于大量古典、近代交响音乐名作之中,被日本西乐作曲之父山田耕筰收为弟子, 5月获日本第一届全国音乐比赛声乐入选奖而崭露头角。1934年6月完成名作《台湾舞曲》,8月随东京台湾同乡会的乡士访问音乐团返台湾演出。1936年4月代表日本出席复兴希腊精神艺术竞赛会,他的《台湾舞曲》获银牌奖。1938年携妻离日本回国,任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作曲教授。1945年任教于北平回民中学。1947年任北平国立专科学校音乐系教授。建国后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盟员。一生致力于发扬中国传统和民俗音乐,结合西方音乐加以创新。创作有12部大型管弦乐曲、 1部钢琴协奏曲、 5部舞剧音乐、12部歌曲集等。整理改编了台湾民歌100余首。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1978年平反。1983年10月24日在北京病逝。著有《江文也作品选》等著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