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书西域传补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书西域传补注地理文献考证。清徐松(1781—1848)撰。二卷。松有《唐两京城坊考》已著录。松于嘉庆年间。坐事谪戍伊犁,得以考察新疆地理。伊犁以西,即汉之西域。班固《汉书·西域传》,记域内较大之城郭国三十六个。唐颜师古注,解说史文多有可取,然松感仍有未备,遂采诸史群籍,多有引申创见。凡约四万字。对诸国都城,地理位置,周边四至、地名、国名、物产、民俗,及史事皆有补注。并能以今辨古,考之有据,辨之有理。为研究古代中外交通和西北民族史不可缺的地理资料。有《指海》本, 《式训堂丛书》本, 《畿辅丛书》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清徐松 (1771—1838)撰。徐松字星伯,顺天大兴人,嘉庆十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陕西榆林府知府,道光十八年(1838)卒,时年六十八岁。他博览群书,遍游天山南北两路,记山水曲折,作《西域水道记》五卷,《新疆志略》十卷,后又作《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此书是他亲身经历目睹的,如记载的“葱岭”下补注说,“今伊犁西南境善塔斯岭即葱岭之一山,山上悉生野葱。”又如“域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下注云:“今天山南回部皆有城郭田畜,同汉时西域国,天山北蒙古部落事游牧,同汉时匈奴乌孙俗。”又有“封牛”下注云:“今有此牛,形小,膊上有黧”。“大宛马汗血”下注云:“今伊黧马之强健者,前膊及脊往往有小疮出血,名曰伤气,必在前肩膊者,以用力多也。”由此可见是徐松亲眼所见的。特别记载注释地形,更精析。如说“天山在焉耆之北,乌孙都北山之南。”“葱岭南北河于阿克苏南合为一水。”能发前人所未发。又引《隋书》勘校,如“汉之北道,隋之中道,今谓之南道”之类,读后使人颇觉快意。近有王先谦撰《汉书补注》,几乎完全采录徐松的《补注》,可见徐松的《汉书西域传补注》的价值。有清道光九年 (1829) 张琦刻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