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中地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中地区

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背倚秦岭,面屏巴山,汉江中贯。地处东径105°30′30″至108°24′37″,北纬32°15′15″至33°56′37″之间。东达襄、邓,西控甘、陇,南蔽巴、蜀,北瞰秦、雍。全区辖汉中、城固、洋县、西乡、南郑、勉县、宁强、镇巴、略阳、留坝、佛坪十一县市,66区、421乡、55镇、4个街道办事处、3470个行政村、218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0.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7.39万人,占85.3%,全民、集体所有制职工33.11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6.9万人。境内居民有汉、回、满、苗、侗、壮、彝、白、土、维、布依、土家、锡伯等21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地委、行署所在地在汉中市,距省会西安442公里。全区东西长258.6公里,南北宽192.9公里,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3.4%。其中高山区占57.8%,低山丘陵占35.8%,平川6.4%。有耕地396.78万亩,占总面积9.71%。其中水田169.09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2.6%,其余为旱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秦岭东西走向、横卧于本区北部,西高东低,构成以花岗岩及变质片石居多。其余脉南伸至宁强县五顶关交汇巴山,形成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峰为洋县昏人梁坪海拔3071米。巴山雄踞该区南部,是川陕的天然分界线,北陡南缓,构成以石灰石为主,西段又名米仓山,东西走向,入镇巴县境转向东南,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最高峰为镇巴县箭杆山,海拔2534米,山势峭拔,奇峰峻秀。汉中盆地介于秦岭巴山之间,从勉县武侯镇到洋县龙亭镇,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5至25公里,呈椭圆状,属断陷盆地,为汉江冲积平原。汉江较大支流牧马河、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构成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9公里的冲积谷地,谓之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腴物饶,稻香鱼跃,国殷民富,一派江南景色,素以“小江南”著称,是陕西的“鱼米之乡”。区内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均为长江一级支流。年均径流量144.1亿M3,占全省总量的33.8%,入境客水753亿M3。汉江源于宁强县嶓冢山,由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中市、城固、洋县、西乡,流域面积1.96万平方公里,沿江两岸注入的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0余条,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较大支流有沮水,褒河、湑水、牧马、酉水、舍水、泾洋、玉带、濂水、冷水河等13条,河网密度约为1.6公里/平方公里。嘉陵江源于秦岭脊南的大风沟,由北至南自白水江之北入略阳县境,南流与西汉水相汇,经宁强县境入川,区内流长213公里。有西汉水、毛坝河、碑坝河、后河、巴水、徐家河等十条较大干支流,流域面积7506.8平方公里,注入大小河流188条。全区地表水径流量217.6亿M3,地下水年均综合补给量37.75亿M3。水资源总量为219.75亿M3。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6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装机容量87.1万千瓦,现仅利用8.8万千瓦。石门水库电站是区内最大的水电站。全区年发电量2.25亿度。水域总面积231平方公里,有可养殖水面97平方公里。为灌溉、电力、航运以及保持省内最大鱼产区的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区位于中纬内陆的北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气候天然分界地段,属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多日照,秋多阴雨,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3.5℃,最冷的一月为0℃—2℃。年均日照1600小时,留坝最多,镇巴最少。冬春偏旱,夏秋偏雨,局部地方时而易形成灾害性天气。
该区处于南北植物交汇过渡地带,是各种动、植物的适生地。被誉为陕西省“生物资源宝库”。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为主,高粱、大麦、荞麦和各种豆类、薯类次之。既有喜温作物,也有耐寒作物。大部分耕地一年两熟。水稻产量占全省的70%以上,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前位。其中洋县的黑米、香米、寸米是国内外著名的高级滋补营养食品。烟叶、生姜、桑蚕发展迅速。略阳县等被列为蚕桑生产基地县。4000余种野生植物有650多种用途。盛产名种名贵药材。天麻、杜仲产量居全国之首,被列为国家生产基地;枣皮、黄连、西洋参、党参、银耳、鹿寿草等久享盛名。佛坪县为全国枣皮三大基地之一。胡椒、丁香、木香、山萩等芳香植物,广泛分布于秦巴山区诸县;生漆、油茶、油桐、五倍子颇有名气,主产区分布在洋县、城固、西乡数县。洋县与西乡境内的低山丘陵区生长有十万余亩龙须草,镇巴与西乡交界的巴山深山中有原始木竹混交林,竹林面积55.9万亩,蓄量68万吨,产鲜竹12亿公斤,是加工高级纸张的优质原料,已成为国家专业生产基地。棕片、野藤产量大,分布广,成为一部分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野生干鲜果类除核桃、板栗外,还有猕猴桃、刺梨等年产1000多万公斤。木耳、柑桔产量居全省第一位,茶叶、生漆居第二位。西乡的午子仙毫、翠柏,南郑的汉水银针、银梭、城固的城固银毫、汉水品茗,镇巴的秦巴雾毫等一批高档名茶,誉满国内。全区有森林面积1672万亩,占林木用地面积的61.1%,森林覆盖率为54.5%。,活立木蓄积量6781万M3,人均占有林地量、人均林木蓄积量均高出全国水平1.7倍和1.1倍。有草场面积812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499万亩。珍稀树种有镇巴、宁强的铁坚杉和西乡的白皮松。佛坪县、留坝县被国家或省上辟为森林保护区和林业县。野生动物兽类80余种,鸟类280余种,有42种被列入国家或省上重点保护对象。佛坪岳坝、洋县八里关林区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大鲵等“稀世珍宝”,驰名世界。现已在佛坪、洋县圈设数处自然动物保护区。家畜家禽较为著名的有汉中水牛、西镇牛、黑河猪、汉白猪、陕南山羊、绵羊、略阳乌鸡、汉中麻鸭、中华蜜蜂等,均被列入国家或陕西家禽种志。
该区处于中国两大地质构造单元 (扬子陆板块与松潘甘孜洋板块)的接合部。地层发育齐全,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60个,矿点766处。其中金属矿点530处,非金属矿点236处,以煤炭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能源矿点6处,合计探明储量9254.5万吨。矿种主要有:铁、锰、铬、钛、钒、金、铜、铅、锌、铝、镍、钴和磷石、硅石、石棉、石膏、石灰石、大理石、膨润土等。其中石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石膏储量四亿多吨,有“亚洲六矿”之称;铁、铝、镍、磷、硅、石灰石名列全省之首。磷为西北地区主产地。略阳、勉县、宁强“金三角”,为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众多的资源具有较大开发前景,为汉中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汉中以水得名。据《史记·高祖本纪》载:“梁州本汉中郡,以汉水为名”。《汉中府志》载:“郡临当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在35至70万年之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渔猎和原始的农业活动。自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前312),“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首置汉中郡”。“汉中”便由此至今。秦始皇统六国,建天下36郡,汉中亦为一郡,仍治西城。西汉至南北朝归属多变。三国时属益州,魏晋南北朝属梁州,隋代更名为汉川郡。唐朝为梁州,五代至宋为兴元府,元朝为兴元路,明时置汉中府,沿至清末。1913年设汉中道,1935年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区。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设陕南行政公署,辖南郑、安康、商洛三个区专员公署。1950年行政及区专员公署合并,1951年南郑区专员公署恢复。1954年改称“汉中区专员公署”,1968年改称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为现名汉中地区行政公署。
汉中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她以四塞险固著称于世,而受到历代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北有陈仓、褒河、骆谷、子午等古道据险;南有米仓、金牛、阳平、百牢等关隘可守,地势十分险要。楚得汉中而称雄,秦得汉中而凌楚;刘邦王汉中,进取三秦而定鼎;张鲁据汉中,凭险固守以独立;诸葛亮屯兵汉中,伐曹魏易行祁山六出;吴玠防守汉中,制金兵难越雷池一步;太平军西进汉中,与清王朝作殊死较量,一解南京之危。汉中以诸多历史名人足至而誉载史册。西汉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出生于城固。历经30载建立同西域各国友好往来,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彪炳的功勋。东汉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封侯于今洋县龙亭铺,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还有曹操、李白、杜甫、陆游、苏轼、于右任、冯玉祥等,也曾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精湛的书法艺术和光辉的史迹。
汉中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曾率中国工红军四方面军,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镇巴、西乡、南郑、勉县、宁强等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徐海东、程子华率红二十五军在佛坪、洋县建立了红色政权。陕西省委在三十年代,以汉中为中心成立陕南特委,创建红29军,开辟了马儿岩根据地,发动过鸡公田起义。原陕南特委书记、红29军长陈浅伦,顽强战斗并英勇牺牲在这块土地上。
汉中文物风光俱盛。有名胜旅游景点30多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个。既有对中华民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祠宇、墓葬和活动遗址,又有驰名中外的摩崖石刻;既有南北风格兼备的古建筑,又有青山绿水,苍松翠柏等自然景物相衬;既有景色真实、山花飘逸的人造湖泊和雄伟壮观的大型水库,又有泉水沸涌,冬夏汤汤的天然温泉。较为著名的有:世界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褒斜古栈道石门,书法瑰宝摩崖石刻十三品,汉高祖刘邦行宫遗址古汉台,汉高祖拜大将韩信拜将坛;汉丞相诸葛亮屯兵地定军山及武侯祠、墓,汉谋臣张良隐居地留侯祠。城固的张骞墓、李固墓,洋县的蔡伦墓,智果寺藏经楼,略阳灵崖寺,山河堰遗址,褒姒故里,圣水寺五龙泉等均负盛名。“烽火戏诸侯”、“东塔映西影”、“明珠桥垂柳”等早有“汉中八景”之幽传。雄伟壮观的汉中石门水库、幽静宜人的南郑南湖公园,天光云影的城固东湖公园,树阴花香的汉中兴元湖公园,引人入胜的勉县温泉,又为汉中的自然风景增添了绚丽光彩,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汉中农田水利灌溉历史久远。2100年前西汉时期,萧何在褒河修建了山河堰,汉高祖在湑水河上修建了杨镇堰,王莽时期修建了五门堰,还修建了许多渠堰、石渠、筒车等水利工程,挖掘了许多池塘蓄水,汉中市武乡的王道池、顺池、月池、蒿池四大名池。后经历代整修加固,现仍养鱼灌田。民国时期,这些工程得到了于右任、杨虎城、李仪祉先生的重视,先后在汉江干流的武侯镇、褒河的河东店、湑水河的升仙村等地,修建了汉惠、褒惠、湑惠三座较大引水灌溉工程,迄今还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1991年全区社会总产值82.9亿元,国民生产总值42亿元,国民收入37.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含中省属企业,当年价)69.46亿元,财政收入4.837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10.5%。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较大改革。有效灌溉面积189.6万亩,平川六县基本实现水利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4.35万千瓦,化肥施用量42.02万吨,每万农业人口中有农业技术人员6.01人,高于全省平均数。主要农作物和禽畜品种实现良种化,农业技术大面积推广。1991年粮食总产达14.48亿公斤,油料7.1万公斤,人均产粮471公斤,猪牛羊肉30.15公斤,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总产值26.15亿元。农业内部结构得到合理调整。非农业产值比重上升到50.8%,多种经营总产值17.9亿元。已建成林、漆、桐、菌、果、茶、蚕、畜、药和水产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平川六县市列为全省商品粮油猪生产基地。全区低山区丘陵地带的九县市161个乡镇,占总面积、总人口27.12%和35.08%的第二农业开发区方兴未艾,为汉中农业发展增添了后劲。有乡镇企业96739个,从业29.67万人,总产值 (1990年不变价)20.23亿元,总收入24.06亿元,已形成建筑、建材、运输、电力、食品、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骨干产业。
1991年末,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357个,25个行业大类。以地方工业为主,中省属和乡镇企业携手共进,重点发展外、合资企业的格局和以资源导向性与重点插入性相结合,跳跃式、跨越发展的模式正在形成,已组建起以万吨烧碱为龙头的化工企业集团,以烟、酒、食品为龙头的包装、装璜工业,以石村水泥为龙头的新型建材工业,以黑米为龙头的新特副食品加工业,以反应制药厂新产品开发为龙头的医药、精细化工业,以陕飞公司微型汽车和汉中客车厂大客车为龙头的汽车和机械加工业六大骨干产业。41种产品已具有规模生产能力;32种产品出口,年创汇1540万美元。汉江制药厂、洋县秦洋饮料有限公司等率先在区内建成外资合营企业。一大批产品相继荣获国优、部优、省优等称号。初具汉中特色,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位置。1991年地县市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达到27.08亿元,其中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9.7亿元,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5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6.5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43.31亿元。工业总产值构成为全民企业占47.05%,集体占25.2%,乡以下私营企业占47.75%。
境内有三条铁路干线通过。宝成线逾经略阳、宁强,里程126公里;阳安线由宁强县入境,横越勉县、汉中、城固、洋县、西乡五县市,里程258公里。襄渝线穿过镇巴县,里程71公里。民航班机由汉中往返西安,航程245公里,并逐步实现与远埠联运。内河航运业在恢复之中,汉江、嘉陵江通航河道6段,航程215公里。全区557条公路,里程6799公里,居全省首位。各种车辆40012辆。社会公路货运量、客运量分别为1390万吨和2035万人次。客运线路86条,营运里程3419公里,日发客车360辆次,日均客流量3.8万人次。国道108公路开通后,使我区与外埠交通更加便利。全区城乡邮路73条,2537公里;农村投递478条,总长1.46万公里;电报电路48条,微波站4处,干线3条。十县市通自动电话、市区使用万门程控电话,1992年底欲可实现全区程控电话联网。邮政业务正向全方位、多功能发展。报刊发行、邮政储蓄、传真电报、有声信函、集邮事业等有长足发展,业务量逐年递增。有高压输电线路20条,总长1005.5公里,与西北、西南大电网连接。自有供电能力11.69亿度,用电量约为15亿度。
1991年末全区有零售商业企业、饮服经营单位37680多个,从业13.82万人;集贸市场473个;国内纯购进总额12.91亿元,纯销售16.87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82亿元,其中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3.13亿元,消费品零售额15.69亿元; 集市贸易成交额4.97亿元。社会商品物价指数全年上升4.45%。
全区实现经济技术协作项目1068项,引进资金1.87亿元,物资协作总额2.23亿元,资金融通24亿元,人才交流1741人,发展各种联合体392个,组建企业集团16个。与9省、22个地市县及日本出云市签约结为友好地市。土特、轻工、冶金、矿藏产品计68种远销日本、东西欧、东南亚、北美和港、澳、台国家和地区。两个项目得到联合国援助。在汉中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西部交易会,有30个省市派队参加,成交10.86亿元。1990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1.03亿元。汉中市、南郑、勉县、略阳、留坝被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盆地大门向海外敞开。五年来共接待30个国家和地区游客7400人次。以三国遗址和古蜀道为重点的古迹和盆地风光,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人士前来观光、考察,推动了旅游事业空前发展。
全区有科研机构58个,取得科技成果1912项。区内省属高校3所,地属成人高校2所,中专6所,大中专学生万余人;有小学3950所,初中281所,普通高中71所,职业高中32所,中小学在校人数50.57万人。电影院、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管所、文化馆等各类文化设施齐备。电视差转台296座,覆盖人口302万人,喇叭入户51.3万户。医疗卫生机构849个、卫生技术人员12216人,有病床1.02万张。全区业余体校9所,一批新型体育馆正在修建。西乡的黄晓平曾荣获11届亚运会金奖。国家垒球、棒球、公路自行车等训练基地均设在区内。
1991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509元,全民职工年均工资2156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8.42亿元,人均储蓄农民达181元,城镇居民2430元。城乡居民住宅条件明显改善。


勉县武侯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