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于阗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于阗乐 南北朝时期流行在西域于阗国的地方性音乐。其中多含天竺乐的成分。汉晋时期,于阗是天山南北的佛教中心,因而其音乐以佛曲为最多、最精彩。早在东汉末年,于阗的佛曲即已传入龟兹,东晋十六国时期,又由龟兹传入河西走廊,所以西凉乐中的舞曲,即完全采用《于阗佛曲》的曲调。北魏与于阗关系密切,于阗乐因此传入北魏。隋朝提倡佛教,于阗乐也比较流行。唐末宋初,于阗国与河西归义军割据政权联姻,敦煌地区的音乐以于阗的佛曲影响最大。于阗乐虽未被采入隋唐的宫廷乐府中,成为七部乐和十部伎之一,但在佛寺的音乐中始终占据主要的地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