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水土流失原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水土流失原因

水土流失原因

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成因。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 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黄土和黄土状岩石在我国分布广泛,除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外,还包括新疆、青海、河西走廊、黄河下游及松辽平原等地,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成土母质。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颜色灰黄、棕黄或棕红,粒级以粉沙为主,黏粒及细沙少见。风成黄土具有垂直节理,空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在原生黄土和由原生黄土经残积、坡积、流水冲积等形成的次生黄土上发育的土壤,由于黏粒和腐殖质含量低,也容易遭受侵蚀。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华南的红壤、黄壤、砖红壤,东北的灰化土等,土层浅薄、有机质少、持水性低,植被一旦破坏,极易产生水土流失。降水强度大的雨水过程及其形成的径流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动力条件。
我国位于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冬季风受大陆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形成偏北气流,寒冷而干燥; 夏季风则分别源自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印度洋洋面,温暖湿润。受季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雨集中,降雨量大,多暴雨。春季大部分地区多干旱,土质疏松,土壤更易被侵蚀,遇到夏季的集中降水常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国农耕历史悠久,人多地少:大部分的宜林地被开垦为农田,森林覆盖率很低,全国平均只有17%左右,人均森林面积也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稀疏灌草及裸土、裸岩广泛分布,成为水土流失重灾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城市发展和工程建设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 水土流失状况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
000018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