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蛾
又称夜蛾,蛾儿。 头巾上所插的装饰品。宋代妇女喜用纸张剪成花草虫鱼玩物,戴于头上,其中蝴蝶,蛾儿居多。 元宵节之夜,戴于头上,迎著节日繁灯,有如万蛾戏火,故称闹蛾儿。 《武林旧事》卷2元夕条记,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但服装多喜白色,以与月夜和谐。《姜斋文集》:“以乌金纸剪为蛱蝶,朱粉点染,以小铜丝缠缀针上,旁施柏叶。迎春之日,冶游者插之巾帽,宋柳永词所谓‘闹蛾儿’也,或亦谓之‘闹嚷嚷’。”扬无咎《人月圆·月华灯影》:“闹蛾斜插,轻衫乍试,闲趁尖耍。”康与之《瑞鹤仙·瑞烟浮禁》:“花影乱,笑声喧。闹蛾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马子严《孤鸾·沙堤香软》:“玉梅对妆雪柳,闹蛾儿、象生娇颤。归去争先戴取,倚宝钗双燕。”李昴英《瑞鹤仙·玉城春不》:“玉梅转,闹蛾耍。”无名氏《蓦山溪·梅梢破萼》:“东风剪蜡,簇作闹蛾儿,冰未泮,水犹寒,散在千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