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域部 > 國族 > 氐人國 氐人國 dǐrénguó 亦作“互人國”。傳說中國名。其人人面魚身,能乘雲雨上下於天,爲炎帝後裔。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互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郭璞注“人面魚身。”又“言能乘雲雨也。”郝懿行箋疏:“互人即《海内南經》氐人國也。氐、互二字,蓋以形近而譌,以俗氐正作互字也。”又《海内南經》:“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爲人人面而魚身,無足。”郭璞注:“盡胷以上人,胷以下魚也。”袁珂校注:“氐人國民蓋神話中人魚之類也。”晉·郭璞《山海經圖讚·氐人》:“炎帝之苗,實生氐人。死則復蘇,厥身爲鱗。雲雨是託,浮遊天津。”《三才圖會·人物》:“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狀人面魚身,無足,胸已上似人,已下似魚也。” 氐人国古代传说中的氐人或互人之国。成书于战国至汉初的《山海经·海内南经》载:“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大荒内经》云:“有互人之国,人面鱼身。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称:“互人,即《海内南经》氐人国也。氐、互二字盖以形近而讹。”有的学者认为《山海经》中载有“氐人国”,说明战国时氐人已作为独立的民族集团而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