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毛诗大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毛诗大序

汉儒诗歌理论的总汇。反映古代文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著作。它的作者是何人,尚无定论。有说是子夏所作,有说是东汉卫宏所作。汉人传诗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已散佚,唯有毛诗风行当代和后世。毛诗学派对《诗经》各篇都有说明,后人称之为《毛诗小序》。首篇《关雎》下有一段较长的文字,纵论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后人以其地位重要,称之为《毛诗大序》。它阐述了诗歌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法,诗歌与音乐、舞蹈的相互关系,诗歌的社会作用等。它继承与发挥了《荀子》、《乐纪》和《周礼》中的许多论点,认为诗歌、音乐和时代、政治、道德、社会风尚有密切关系,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作品;政治和道德状况往往在音乐和诗歌里反映出来:“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因此,要推究为政的得与失,并打动人心,收到“动天地、感鬼神”的教化效果,必须了解与利用诗歌、音乐。故“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原人伦,美教化,移风易俗。” 《毛诗大序》根据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的观点,对风、雅、颂(即诗的几种体制)尤其对“风”的特点与道德功能作了详尽的分析。认为在政治道德状况好的“王道”时代,统治者通过“风”诗实行教化,臣民则以“风”诗温和地讽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整个社会像沐浴在温和的煦风中。但在“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即政治混乱、道德败坏的社会里,诗歌的格调变了,出现了“变风”。但“发乎情,止乎礼义”是一条准则。虽然可以“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然而不能超出封建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樊篱。可见,这种理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道德上,都表达了封建统治阶级对诗歌的要求。古代不少人以《毛诗大序》的这种观点作为诗歌创作和批评的准则。可见它的影响之深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