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茶标准样standard samples of rawtea评定初制茶品质与级别的标尺, 用以对样审评其外形、内质, 为确定茶叶级别或茶价的实物依据。毛茶标准样反映了国家对不同产区商品毛茶的质量要求, 也标志各产区茶叶生产水平和品质水平。 各类各级毛茶标准样的制订, 是根据各茶区的品质,地区特征及其传统产制方法,本着适应市场需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品质提高, 并参照当地划分等级的习惯等分别确定。制样取材是在指定的代表产区采用春茶原毛茶。中国1953年开始建立毛茶标准样, 一般红、绿毛茶分五个级, 乌龙毛茶、白毛茶各分三个级。每套毛茶标准样均制订一个中准样,据以确定其余上、下各级标准样及其相应的品质系数。其中红、绿毛茶标准样除实物样外, 还提出各级毛茶标准样的外形、内质条件的具体要求, 作为收购评级的参考。1979年红毛茶及炒青、烘青绿毛茶标准样改为六级十二等,一级一样, 在双等上设样, 其中四级八等为中准样。晒青绿毛茶分五级十等, 三级六等为中准样。乌龙毛茶分四级八等, 三级六等为中准样。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制订初制炒青绿茶标准,以实物样为主要依据, 以感官审评为主, 适用于商业部管理的屯炒青、婺炒青, 遂炒青、舒炒青、杭炒青、温炒青和平炒青七套收购标准所属执行地区。初制炒青绿茶按质量分六级十二等, 逢双等设一个实物标准样, 为各级最低界限。此外, 规定了水分、碎末茶、总灰分、粗纤维素和水浸出物等含量的理化指标, 以部标准GH016—84发布实施。 毛茶标准样的制订与审批权限, 由国家主管茶叶收购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 其中产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主要茶类及品种, 如红毛茶中祁门、凤庆、宜宾、五峰、修水、福安、安化、绍兴、高鹤等代表产区的毛红; 绿毛茶分炒青、烘青、晒青, 炒青中的休宁、婺源、上饶、舒城、淳安、平阳、临湘、嵊县等代表产区的炒青毛茶; 晒青中的景谷、邛崃、紫阳、高要、镇远、上林等毛青。乌龙毛茶中的潮安水仙、安溪色种。黑毛茶中的横县六堡茶、沐川的川南边茶、蒲圻的老青茶、雅安的康南边茶、安化的黑茶以及黄茶中的金寨黄大茶均由商业部管理, 称部标准, 即行业标准。产量较少而有一定代表性的品种由省级主管收购茶叶部门管理, 称省标准, 即企业标准。毛茶标准样每年需换配新样, 其换样程序一是在上述指定的代表茶区由基层收茶单位选留春茶原毛茶; 二是按核定的品质水平换配新样; 三是省级有关部门会同审核换配样; 四是按管理权限上报审批; 五是根据审定的小样配制大样, 最后分发基层执行。 毛茶标准样standard sample of raw tea茶叶标准样之一。感官审评毛茶品质与级别的标尺,用以对样审评茶确定等级、茶价的实物依据。1953年中国开始建立毛茶标准样,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和红茶6类,每个茶类分若干品种,每个品种分若干等级。1979年经样茶改革,红毛茶和炒青、烘青绿毛茶均分6级12等,每级分两个等,标准样设在各级二等上。毛茶标准样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即部级和省级;一般产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重要茶叶品种,由商业部管理称部标准;产量较少,一般品种由省级管理称省标准。毛茶标准样建立后,每年要换配新样,其品质以核定的品质水平为准,按管理权限审批,经审定的毛茶标准样分发收购部门执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