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鹿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鹿角 【概况】: 基源 为鹿科鹿属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已骨化的老角。 原动物 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马鹿Cervus elaphus L. 余项参见“鹿茸”条。 【生药】: 采集 分砍角和退角两种。 砍角在10月至翌年2月间,将鹿杀死后,连脑盖骨砍下,除去残肉,洗净风干。退角又称解角、掉角或脱角,系雄鹿于换角期自然脱落者,故不带脑骨,多在3~4月采收。花鹿角(梅花鹿角)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北京。马鹿角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云南、湖南、西藏等地也产。 鉴别 花鹿角分枝状,三岔或千岔,长30~50cm,左右两枝对称,主枝稍向后弯曲,直径2.5~4.5cm,分枝向两旁伸张,枝端渐细,基部有盘状突起,习称“珍珠盘”;表面黄棕色,枝端渐浅黄白色,无毛,有光泽,具疣状突起,习称“骨钉”,并有纵棱。质硬,断面周围白色,中央灰色,并有细蜂窝状小孔。气无,味微咸。以质坚、全体有骨钉、具光泽者为佳。 马鹿角形与花鹿角相似,每枝多为3~6岔,全长50~60cm,直径约3~6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骨钉不显著,基部有珍珠盘。质坚硬,断面外围白色层极厚,中央多灰黑色,有的微呈红色,具粗蜂窝状孔。气无,味微咸。均以粗状、坚实、无枯朽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鹿角中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每100g驼鹿角含氨基酸28.28g,100g马鹿角含氨基酸30.76g,其中均检出有如下18种氨基酸:Asp、Thr、Ser、Glu、Gly、Ala、Cys、Val、Met、Ileu、Leu、Tyr、Phe、Lys、His、Arg、Pro、Try,一般地,鹿角最外层含氨基酸总量较高;另外均检出含如下22种无机元素:Al、Fe、Ca、Mg、B、Ba、Be、Cd、Co、Cu、Cr、In、La、Mn、Mo、Ni、P、Pb、Sr、Ti、V、Zn,其中有14种在驼鹿角中含量高于或等于马鹿角[1,2]。最近有人从具单胺氧化酶抑制治性的多毛鹿角正丁醇提取物(BEPA)中分离出6-氧嘌呤、尿嘧啶、尿素和肌酸酐[3]。 参考文献 [1] 中成药 1988;(7):34 [2] 中药材 1990;13(10)∶13 [3]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9;11(1)∶56 。【药性】:性味 咸,温。 功效 活血祛瘀,消肿,益肾补虚,强筋健骨,下乳。 主治 疮疡肿毒,瘀血作痛,乳汁不下,乳房胀痛,虚损内伤,腰膝酸痛。《全国中草药汇编》:“肾虚,腰脊疼痛,瘀血作痛,乳汁不下,乳房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牛膝、狗脊、杜仲,治肾虚腰脊疼痛,四肢乏力。 ❷ 配黄精、熟地、菟丝子、女贞子,治梦遗滑精,崩漏带下。 ❻ 配漏芦、路路通、王不留行,治乳汁不通、乳房胀痛。 方选和验方 ❶ 鹿角丸(《济生方》)治骨虚极,面肿黑,脊痛不能久立,发落齿槁:鹿角60g,川牛膝(去芦,酒浸,焙)45g。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70丸,空心盐汤下。 ❷ 鹿角秋石丸(《医略六书》)治溺血久不止,脉细数:鹿角(烧灰)250g,秋石(煅灰)30g。同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9g,乌梅汤下。 同熬成膏,每服5g,渐加至9g,温酒下。 将2物洗净,煎7昼夜,加入黄酒、冰糖适量熬成胶。每服9g,黄酒炖服。 ❺ 杜煎鹿角胶(《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四肢酸痛,头晕眼花,崩漏遗精:鹿角1500g,黄精、熟地各250g,枸杞子、天门冬、麦冬、樱子各125g,牛膝、楮实子、菟丝子、桂圆肉各60g。上药用水煎熬,去渣收胶,切成方块。每服10~15g,温酒化服。 上药用香油炸枯,去渣滤净,炼至滴水成珠,再入章丹2700g搅匀成膏,再兑入雄黄粉、肉桂粉、信石粉各90g,麝香9g搅匀,摊成膏药,贴患处。 ” 水煎服,每日1剂。 单方应用 ❶ 《补缺肘后方》:“治奶发,诸痈疽发背,鹿角(烧灰),捣为末,以苦酒调涂之。” ❶ 李时珍《纲目》:“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益肾补虚,强精活血。炼霜熬膏,则专用于滋补矣。” 气属阳,补阳故又能益气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