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蛇园
福建简称“闽”,在《说文解字》中,不把“闽”字归在“门”部,却归之“虫”部,“闽”的意思就是门内供着一条蛇,释义是“东南族,蛇种”。因为原居福建的闽越族,生活在多蛇地区,以蛇为本氏族的象征,或作为本氏族的祖先加以顶礼膜拜,因此,闽越族在很长一段时间保留着崇蛇风俗,且以蛇形文身,以祈求避免遭受凶猛动物的侵害。武夷山市汉城遗址发现了蛇形装饰图案的瓦当,华安县也发现蛇形石刻。
武夷山群峰如林,层峦叠翠,是蛇类栖息、繁衍的地方。据联合国专家和中国有关科研机构考察分析:武夷山是中国拥有毒蛇资源最多的地方,占全国蛇类总数的三分之一,被人们誉为中国的“毒蛇王国”。
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武夷山拟态蛇园,整组建筑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园内建有三个连为一体的眼镜蛇形的大蛇池,池内模仿动物园的“猴山”、“虎山”,叠起土堆和乱石,种着树和竹子。假山林内有无数洞穴、缝隙供蛇栖息。土堆顶上长满杂草和荆棘,池旁还有浅水塘,里面陆续养殖从武夷山林深处人工迁移下来的各种毒蛇1000多条。蛇蜷伏在石头旁,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有的倒挂在竹子上闭目养神,悠然自得,有的趴在树上,昂头吐舌,令人毛骨悚然。园内设有科研实验室、标本馆及接待厅。这里,能欣赏到武夷山的奇秀景色,一睹拟态蛇园里各种毒蛇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