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止戈为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止戈为武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潘党曰:‘臣闻克敌必示子孙, 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故事】: 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晋与楚国在邲发生的一次战争中, 楚国取得了胜利。这时, 楚国的潘党就对楚庄王说:“我们战胜了敌国以后, 要搞一点纪念性的建筑物, 昭示子孙后代, 以便使他们不要忘记武功。”庄王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从文字看, 那个“武”字就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言下之意是说: 搞纪念性的建筑有什么用呢?而平定暴乱,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 【意思】: 能制止战争, 才是真正的武功。戈: 古代一种长柄兵器, 这里借指战争。武, 由“止”和 “戈”二字合成的。颜师古注: 武字从止从戈, 所得会意。 【古例】:《汉书·武五子传赞》:“是以仓颉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 止息干戈, 非以为残而其兴纵之也。”
止戈为武武字为止与戈二字的合成。故武字的本意为能止息干戈,禁乱防暴。汉许慎《说文解字》:“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武术 武术拳棒 另见:比赛 武艺 ☚ 下棋 钓鱼 ☛ 止戈为武成语。制止了动乱,才算是真正的武功。戈:古代武器,指兴兵作乱。武字的小篆体由‘止’和‘戈’两字组成。后引申为不动用武力即止息动乱。《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尔非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汉书·武五子传赞》:“是以仓颉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 止戈为武制止住动乱,才算是真正的武功。由“止”和“戈”两字组成“武”字的小篆体。后引申为不动用武力即止息动乱。《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尔非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止戈为武zhi ge wei wureal military prowess is to ensure peace and prevent resort to arms 止戈为武zhǐ ɡē wéi wǔ指平定叛乱,永远停止动用武器,这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Military forces are to be used onl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peace and order. 止戈为武楚庄王的战争观。楚庄王十七年(前597),楚、晋战于邲,以楚胜晋败而告终。战后,楚潘党建议“筑武军(杜注:“筑军营以彰武功”)而收晋尸以为京观”。庄王不同意,认为:从文字结构看,“武”字是由“止”“戈”2字合成。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并连续引论了《周颂》关于“武”的诗句,指出:“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庄王胜而不骄,强调用兵者要有“七德”,自己都不具备,怎能以武功向人民宣扬?向先君祭告,也就行了。筑京观是为了“惩淫慝”之师。现在是两国相争,“民皆尽忠,以死君命”,怎能“筑京观”?事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止戈为武zhǐ gē wéi wǔ【解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武” 字是由 “止”、“戈”二字合成的,意思是说能制止战争,才是真正的武功。 止戈为武zhǐ gē wéi wǔ“止”与“戈”二字合成一个“武”字。原指平定暴乱,止息干戈,才能算是武功。后指不用武力,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左传·宣十二年》:“楚子曰:‘夫文,止戈为武。’”汉·许慎《说文解字》:“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楫兵,故止戈为武。’”《汉书·武五子传赞》:“是以仓颉作书, ‘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 止戈为武zhǐgēwéiwǔ《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文:文字。戈:我国古代青铜制长兵器。“武”字近似为“戈”字左下一个“止”字,所以说“止戈为武”。后指平息战乱,使大家都停止使用武器,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武功。 止戈为武zhǐ ɡē wéi wǔ止和戈两个字组合成武字。意谓能不用武力来平息战乱,才是真正的武功。 2141【止戈为武】zhǐ gē wéi wǔ“武”字是由“止”“戈”二字合成的,因此认为只有平息暴乱,停息战争,才是真正的武功。戈:古代的兵器,横刃,长柄。 止戈为武zhǐgē-wéiwǔ〔主谓〕 停止战乱,不再使用武器,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潘党曰:‘……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汉书·武五子传赞》:“是以仓颉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若乃五材并用,谁能去兵;七德兼施,~。” 止戈为武zhǐ gē wéi wǔ《左传·宣公十二年》: “夫文。止戈为武。”戈:古代兵器。“武”字的小篆体由“止”和“戈”两字组成。指消灭暴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也指不用武力而使敌人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