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研究方法
关于楚辞的研究方法,传统研究方法与新的研究方法,既有区别,又有相互的传承关系。卫仲璠的《离骚集释·例言》中曾概述《楚辞》研究有五个流派,也就是五种传统的研究方法:训诂派,义理派,考据派,音韵派和词章派等。并指出:“五者不备,不可以通《楚辞》,不可以读《离骚》。本书网罗众说,衷于一是,欲使达于所谓‘涣然冰释,怡然顺理’之境而已。”此说即指全面继承前人的传统研究方法。梁启超在东南大学文哲会讲学时,鲜明地提出了要用新方法和新途径研究屈原和楚辞。姜亮夫在《屈原赋校注·序言》中着重论述了研究楚辞的方法问题,在《楚辞今绎讲录》一书中,又专题讲述了楚辞的研究方法问题。其内容包括:怎样研究楚辞、怎样读书与写作、研究楚辞的方法等。曹毓英写有(《<楚辞>研究方法论之经纬》,提出了我国现代楚辞研究方法论有三大家,并着重分析了这三大家方法论的不同特点及其渊源和发展,然后运用会通和变化的观点,论述了各种方法论之间可以互通,特别论述了与现代世界学术界对楚辞研究的发展方向的沟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