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植物杀伤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植物杀伤剂军事上用于毁坏植物或抑制植物生长,并对人、畜产生一定伤害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包括除草剂、落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橙色混合剂、白色混合剂、兰色混合剂、灭草隆和氰氨化钙等。20世纪50年代初,英军首先使用植物杀伤剂于马来西亚丛林作战。60年代,美军在越南战争中曾大规模地使用了植物杀伤剂。 植物杀伤剂 植物杀伤剂植物杀伤剂是使植物落叶、枯萎或生长反常,从而导致损伤或毁坏植物的化学物质。目前在军用毒物中占有一定地位,实际上已经作为一类化学战剂。植物杀伤剂本来对人、畜和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什么危害,但大规模使用时,不仅造成毁灭植物的后果,而且对人、畜造成多方面的伤害,从而产生了军事上的效果。大批居民误食了严重污染的食物而中毒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按照生理作用分类 可分为触杀型及内吸型两大类。触杀型植物杀伤剂只伤害接触和吸收到药物部分的细胞。如氰氨化钙可使接触到的树叶表面烧蚀; 内吸型植物杀伤剂通过植物的输导系统,由接触吸收药物的部位转运到分生组织才起毒杀作用。如2,4-D能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能引起新陈代谢的破坏,使营养吸收减弱,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加强,叶绿素形成受阻,糖类消耗加速,破坏蛋白质代谢,刺激细胞异常分裂,从而导致植物失去正常生活力而死亡。 按军用目的分类 可分为三大类: ❶除莠剂,用来杀死庄稼。 ❷落叶剂,使植物的叶子脱光,造成对方失去天然屏障。 ❸土壤不育剂,使土壤染毒以阻止植物生长。 植物杀伤剂主要理化性质 2,4-D、2,4,5-T及其酯类都不溶于水。2,4-D钠盐及三异丙胺盐溶于水,所以“白色剂”溶于水中。 二英不溶于水, 略溶于苯及其他碳氢化合物中,对加热,遇酸碱都很稳定。硝基酚类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或丙酮; 其钠盐均溶于水。毒莠定略溶于水,其盐类则易溶于水,200℃以下稳定。二甲基胂酸(卡可基酸)或其盐均易溶于水,在土壤中被微生物降解,最后产物为无机胂酸盐。氰氨化钙(Ca=N—C≡N)稍溶于水,逐渐水解成氨基氰,后者聚合成双氰胺,使植物叶片枯萎脱落。灭草隆稍溶于水,易溶于柴油,在高温酸碱中易水解。除草定能溶于柴油。 植物杀伤剂军事性能 植物杀伤剂在军事上用途主要是毁坏公路、交通要道、河流两岸和对方的各种军事设施、机场、敌占城市和据点周围的林带和灌木林; 或袭击对方准备空降和登陆的场地,对可能集结的地域,游击队活动基地等森林茂密地区,以便毁坏天然屏障,为其扫清视界。同时也用来大规模毁坏农田、牧场,破坏农作物收成。 因为植物杀伤剂作用范围不广,配制成各种混合剂可扩大其在军事上使用范围。美军在越南先后使用过四种混合剂,即“紫色剂”、“蓝色剂”、“橙色剂”和“白色剂”,其中以“橙色剂”占首要地位。 植物杀伤剂混合剂 大规模使用植物杀伤剂时,可用喷洒或喷粉的方式,美军在越南曾用飞机布洒器或喷粉器。植物杀伤剂不能装填于弹药内使用,因为它不是立即奏效的,而要经过数天以后,在战斗中不能期待其快速效果。 防护 植物杀伤剂中除2,4-二硝基酚、2,4-二硝基邻甲酚和二英毒性较高外, 其余均属中等毒、 低毒或微毒。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造成严重中毒,不至于引起死亡(参见“植物杀伤剂中毒”)。采取和其他化学战剂相同的防护措施或穿戴紧身防护工作服,防尘口罩,护目镜和橡皮手套等防护器材,可以防止中毒。总的说来,只要不误食染毒食物和水,不在严重污染区久留,一般不会造成伤害。如遇植物杀伤剂严重中毒病人时,必须及时送医院急救治疗。 ☚ 刺激性毒剂亚当氏剂 植物杀伤剂中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