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毛诗传笺通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毛诗传笺通释

毛诗传笺通释

诗经注本。三十一卷。清马瑞辰(1782—1853)撰。马瑞辰字元伯。安徽桐城人。嘉庆进士,官工部员外郎,博通经学,长于考证。本书为清代考据学家研究《诗经》的代表作。其中征引古书,甚为赅博。卷首有自序及例言七则;第一卷通考《毛诗》源流和《传》、《笺》异同得失,共有考辨十九篇。第二卷以下,依诗顺序作诠释,旁征博引,反复论证。本书论诗的宗旨,标榜“汉学”,以《诗序》为准,疏通《传》、《笺》,辨正《郑笺》不同于《毛传》的各种解释,以申毛纠郑。偶有与毛、郑相违者,有所改订,皆言之有据。其诠释诗句,吸收了乾嘉考据学的成果,并参考今文三家诗可取的疏解,辨其异同,说明同类义例,大都能够概括全书。本书的成就,主要在文字训诂方面,采用古音古义来纠正讹误,又用双声叠韵的原理和语言知识来指明通假。着重纠正孔颖达《毛诗正义》疏释的舛误,也订正了《毛传》、《郑笺》的一些误释。例如《秦风·蒹葭》“宛在水中央”,马瑞辰据《说文》释“央,旁同义”,并指出“诗多以‘中’为语词”,“水中央”犹言“水之旁”,这才与下二章“水中坻”“水中沚”之义相同,从而纠正了《毛诗正义》“中央”二字连读的错误。再如《邶风·静女》篇“爱而不见”句中的“爱”字,《毛传》、《郑笺》都作本义解,马瑞辰考证出“爱”是“𫉻”或“僾”的假借字,即“隐蔽”之意,这句应是“隐而不见”的意思。此外,驳正宋元以来诸家臆说甚多,对朱熹《诗集传》也多有贬抑。马瑞辰对于“诗”与“乐”的原始关系持“诗乐合一”的看法,其《诗人乐说》云:“古诗入乐,类皆有散声叠字,以协音律,即后世汉魏诗人乐,其字数亦与本诗不同,则古诗之入乐,未必即今人诵读之文一无增益,盖可知也。”提出了很好的见解。他因为相信诗皆入乐,所以才注意到“散声叠字”的问题。此书着力于文字、声韵、名物、制度的考证,而对于诗篇的文学意义,则很少论及,其疏释也有沿袭《传》、《笺》失误之处,但仍不失为清代乾隆、嘉庆以后“汉学”派《诗经》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毛诗传笺通释》被列为“清十三经注疏”,收入《四部备要》。又有广雅书局刊本。

☚ 毛诗后笺   诗毛氏传疏 ☛

毛诗传笺通释

清马瑞辰撰。三十二卷。瑞辰字元伯,桐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未详。嘉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工部郎中。博通经学,历主白鹿洞、庐阳书院讲席。勤学著书,耄而不倦。其治诗,以为“正义”时论毛郑异义,时谓“传笺”同训,多未为的论。毛诗用古文,多假借字,“正义”或有未达。于是,以“三家”辨其异同,以全经明其义例,以古音、古义证其讹互,以双声、迭韵别其通假、虽号为通释“传笺”,却不株守一家之见,而于“传笺”既有阐发,亦有纠谬。卷首总论诗人乐、诗之分体与编次、四家诗之分立等十九项;正编不录原诗,有说则取原句以训释之。有《四部备要》本,《续皇清经解》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