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经济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和林业经济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系统。森林是陆地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整个自然界中具有不可缺少和无法替代的作用,曾作为地球生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和动物及人类的摇篮而存在。地球总面积为510×106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为149×106平方千米。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面积为48.5×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9.5%,占陆地总面积的32.6%。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组成复杂,结构完整,外貌高大的一种陆地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在空间、时间、种群,演替上都显示了其优越性,这些优势最终决定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强大的第一性生产力,为人类提供了最大量的物质,而在形成单位干物质时,在水分和养分的消费上又是很经济的。是一个光合效率高、生物生产力高、经济而有效的生物综合体。森林的存在,特别是天然森林的存在,是维持陆地生态平衡并改变周围环境条件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阐明森林的一些功能性过程,如光合作用,水分和养分的循环,以及这些过程对森林生产率的作用。林业经济系统是指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内部各组成部分、各经济成分在各地区以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在林业部门中的表现。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也是林业经济系统中的主导者——人及其社会,不断以自身的活动,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目标——定态,调节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与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森林生态经济系统除了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联系性、平衡性等特征外,还有另外的特点:
❶结构复杂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是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构成的整体,其结构更为复杂,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的信息更为丰富,在任何层次和因子上都具有二重性,从而使系统具有多层次、多水平、多类型的特征。
❷时间连续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 “活” 的系统。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衰亡的过程,系统演替具有渐进中的阶段性和循时发展的连续性。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类干预下的不同林分,都处于一定的群落演替的阶段,同时目前的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前一代留下的这种状况的延续。而今天人们努力为之奋斗而建立的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对子孙后代的生产和生活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
❸地区差异性 (地域性)。不同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差异较大,进而形成不同特色,不同发展趋势的森林生态经济系统。
❹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乃是耗散结构的基本条件,也是森林生态经济系统运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严格意义的非线性,它们是相互干扰的,非加性的,因而存在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既决定着一个系统失稳的临界点,又决定着系统失稳后的演替途径,从而使人们可以从系统发展的多种方案中鉴别、比较,并采取多种对策,实现最优控制。
❺自然力作用的特殊性。目前,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能力,还不能对森林经营采取强有力的控制。一方面,天然林的比重在当今世界上仍占有优势,人们正靠着这个优势来为自己提供木材、其他林产品和环境保护。而对它的利用,主要靠天然更新; 另一方面,人工造林极大程度上也靠自然力的作用。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广阔性和生长的长周期性,使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调控比较困难,适应自然比之人工强力的控制要经济的多,这也是自然力在森林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特殊意义所在。
❻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较高生物生产力的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库。人类需要这个生物库来推动自己的进化和发展。森林在漫长的生长周期中,每年都进行着一定的能量固定和物质循环,它周而复始地用自己的枯枝落叶进行着自身的循环,并形成自己的躯干,以巩固和发展自己。人类应在遵循这一自然规律并在这一基础上合理地利用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