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棉纺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棉纺织

棉纺织mianfangzhi

棉花,原是一种热带植物,是在我国发展较迟的一种纺织材料。历史上, 最早生产和利用棉花的地区,在我国南部、西南和西北地区。1979年,福建崇安出土有距今约三千年的青灰色棉布残片,1959年新疆民丰出土东汉时期的蓝地白印花棉布, 还有白布裤和布手帕。南北朝时, 称棉花为 “吉贝”,南朝的帝王士大夫已穿用棉布衣服。唐代随着交通的发达, 棉布输往内地, 但种植棉花的技术并没有推广到内地。到宋代植棉和棉布生产在东南地区发展起来,并有了较高的水平。1966年在浙江兰溪南宋墓中出土了一条棉毯, 是我国迄今出土的唯一的一条棉毯。它为平纹组织, 双面起绒, 绒头丰满厚实, 经密与纬密都比较均匀。棉毯长约2.51米,宽约1.18米,这证实宋代已可织造宽幅棉织品了。但是, 棉布在我国内地居民衣着材料中仍不占主要地位。元初, 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在长江、黄河流域广泛传播, 元代著名纺织家黄道婆将海南一带的纺织经验带回故乡乌泥泾,加以革新推广,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的发展,黄道婆在棉纺织工艺上的贡献, 主要在 “捍” (轧棉机) “弹” (弹棉弓) “纺” (纺车) “织” (织机) 几个方面。
捍 —— 改进了 “用手剖去其籽” 的去棉籽原始方法。过去脱棉籽是棉纺织生产中的一道难关。因为棉籽生于棉桃内部, 为数多, 很不好剥, 全部是手工操作, 费时费力。黄道婆运用手摇轧棉搅车后, 进入半机械化生产,“三轴相轧,则子落于内,绵出于外。”提高了劳动效率。
弹——改进了用 “线弦竹弧”的弹棉工具。过去江南的弹弓只有一尺五寸长,用手指拨弦,效率很低。黄道婆推广四尺长的绳弦大弹弓,用弹椎敲击绳弦,振幅大,强劲有力,每日可弹棉6~8斤,弹出的棉花既松散又洁净。由于弹棉效果对成布质量关系很大, 所以捍弹工具的革新, 使手工棉纺织出现了新面貌。
纺——从单锭手摇纺车改革为三锭脚踏棉纺车。乌泥泾一带原需三到四人纺纱才能供应一架织布机的需要,黄道婆利用纺丝、麻的三锭脚踏纺车改革成三锭脚踏纺棉车,靠脚踏发动,可以同时纺制三根棉纱。用这种纺车,既省力,工效又高,在松江很快得到发展。
织——黄道婆发展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的织造技术,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丰富了提花方法。棉布上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使棉织的实用与美观结合了起来。
黄道婆改进的织造技术迅速在乌泥泾和松江一带推广开来,明代松江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在元代的基础上,明代植棉遍及全国,棉布品种增多,质量更好,有些布的织法仿丝织花机织造,出现了不少具有艺术价值的品种。十八世纪后期松江布和棉布的其他优秀品种一起经广州出口,当时的松江布真可谓“衣被天下”。

☚ 郭守敬与授时历   黄道婆 ☛
000106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