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梭状芽胞杆菌性蜂窝织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梭状芽胞杆菌性蜂窝织炎

梭状芽胞杆菌性蜂窝织炎

梭状芽胞杆菌性蜂窝织炎亦称为厌氧性蜂窝织炎或气性脓肿,是蜂窝组织的梭状芽胞杆菌性感染。发生在肢体和躯干的皮下、腹膜后、会阴等部位,其特点是因开放性创伤而失去生机的蜂窝组织发生脓毒分解,然后累及周围蜂窝组织,但不侵害未受伤的肌肉。
战伤发生厌氧性蜂窝织炎较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为多见,发生率可高达5%。本病的致病菌虽为厌氧性梭状芽胞杆菌,但感染部位亦可检出不形成芽胞的厌氧性细菌,这些细菌多为厌氧性球菌及厌氧性革兰阳性杆菌等,有时也可检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厌氧性蜂窝织炎起病一般较慢,潜伏期大多在3天以上。发病时可无痛或疼痛较轻。局部肿胀,皮肤可有红斑,有压痛。起病后2~5天之内,感染部位有气体产生而出现捻发音。与气性坏疽比较,厌氧性蜂窝织炎的全身症状较轻,但也可有脓毒型体温。皮下病变范围较大,皮面检查常不能确定皮下病变范围。检查伤口,见有臭味气体,气体量较气性坏疽为多,可有坏死组织碎块随脓液流出。创面有时有灰白色粗糙假膜覆盖。深筋膜下的肌肉并无重大损害。本病临床症状虽较气性坏疽轻,但不可忽视,若延误诊治,感染可能迅速发展而造成死亡。为避免截肢等治疗错误,应与气性坏疽鉴别,以渗出物作涂片检查,前者可见多量脓细胞,而后者则几乎不见脓细胞。除临床症状外,手术时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切开皮肤切除皮下坏死组织后,深筋膜下肌肉外观正常,刺激时能收缩,切开肌肉时有活动性出血,即可排除气性坏疽。
应尽早诊断并及时进行外科手术。须作长切口以充分减压,切除坏死及感染严重的组织,通畅引流。组织内气体的分布和感染范围无重要关系,因此,不应因有气体而切开或切除有气体部位的健康组织。创面可用过氧化氢液冲洗。全身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G、氯林可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Ⅰ等。此外,应注意全身支持疗法。有条件可进行高压舱氧治疗。

☚ 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   厌氧链球菌性肌炎 ☛
000170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