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梧桐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梧桐子

药名。 出 《履𡺎岩本草》。又名瓢儿果。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simplex (L.)W.F.Wight的种子。产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甘,平。入脾、胃经。顺气,和胃,消食,止血。
❶治胃痛,疝气,鼻衄。煎服: 6~9g。
❷治伤食腹泻。炒焦研末,每服3g。
❸治小儿口疮。烧存性研末撒。本品含不干性油,其中脂肪酸有苹婆酸,另含咖啡碱。煎剂有止血作用,能促进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可能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而止血。总生物碱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

梧桐子wú tóng zǐ

《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药名。
【基原】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simplex(L.)W. F. Wight的种子。
【别名】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
【性味】甘,平。
❶《本草纲目》:“甘,平,无毒。”
❷《本草再新》:“味苦辛,性温,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功用主治】顺气,和胃,消食。治伤食,胃痛,疝气,小儿口疮。
❶《本草纲目》:“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
❷《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解毒。”
❸《南宁市药物志》:“煅末敷烂疮,收口生肌。”
❹《四川中药志》:“顺气,和胃。治胃痛。”
❺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三钱;或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梧桐子wútóngzǐ

中药名。出《履巉岩本草》。别名瓢儿果。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simplex (L. ) W. F. Wight 的种子。产于江苏、浙江、甘肃、河南、陕西等地。甘,平。和胃, 顺气, 消食。治胃痛、疝气, 煎服: 6 ~9 克。治伤食腹泻, 炒焦研末, 每服3 克。治小儿口疮, 烧存性, 研末掺。本品含不干性油, 其中脂肪酸有苹婆酸。另含咖啡碱。

梧桐子

梧桐子

梧桐子,又名瓢儿果。始载于《履巉岩本草》。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simplex (L.) W.F. Wight的种子。原植物在我国华南至河北各省区均有栽培。
本品味甘,性平。功能和胃顺气,健脾消食。主治胃脘疼痛、伤食腹泻、疝气等证。如因伤食所致的腹痛、腹泻,可与青藤香研末调服。本品用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末掺。此外,《本草纲目》用于治疗白发,取本品捣汁涂。临床应用有配何首乌、黑芝麻、熟地等煎服,治须发早白。煎服,3~9g;或炒香研末服,2~3g。多食可有烦热、失眠等副作用。
梧桐的树皮及叶亦供药用。树皮称梧桐白皮,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功能,可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等证。梧桐叶多用于外治痈疮肿毒、痔疮臁疮及外伤出血。
实验研究: 梧桐子含脂肪油(不干性油)39.69%,油中分离出苹婆酸、锦葵酸。还含咖啡碱。树皮含槲皮甙、廿八醇、羽扇烯酮和少量蔗糖。树皮浸出的粘液中含半乳聚糖、戊聚糖、糖醛酸、蛋白质等。叶含甜菜碱、胆碱、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卅一烷及芸香甙。
梧桐子口服可促进家兔血小板凝集。叶浸膏在动物实验中有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树皮对蛙离体骨骼肌有增强收缩的作用。

☚ 橙子皮   杨梅根 ☛
000024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