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梅氏历算全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梅氏历算全书

梅氏历算全书

天文、数学著作。又名《梅勿庵历算全书》、《勿庵历算全书》,也简称为《历算全书》。七十五卷。清梅文鼎著。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毕生未入仕途,一心致力于天文学、历学、数学的研究。少年时曾学习过一些天文知识,顺治十六年(1659)开始对明代《大统历》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并于康熙元年(1662)写出《历学骈枝》二卷(后增修为四卷),对《大统历》中的讹误进行了订正。在对《授时历》的研究中最早提出了用几何方法解释日月食有关情况的推算原理,还最早指出《授时历》中的某些计算方法与球面三角学已十分接近的情况。他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和解释了深奥繁难的天文历法知识,并提出了许多创见。他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对传入的西方数学进行了整理、疏解、评述和研究,并有所发展。根据《勿庵历算书目》统计,其天文学著作六十二种,数学著作二十六种,合计八十八种,在中国天文历算史上著述为最多的。晚年,获直隶柏乡(今属河北省)人魏荔彤资助得以出版其著作。梅文鼎去世后,魏荔彤又收集其遗稿,聘请天算学家杨作枚校订,以《梅氏历算全书》之名刊行。
《梅氏历算全书》收梅氏著作三十种,按性质可分为四大类,即法原(天文历法中必需的数学知识)、法数(计算用表)、历学(对天文历法的研究著作)和算学(数学运算类著作)。法原部分有《平三角举要》五卷、《弧三角举要》五卷、《勾股阐微》四卷、《环中黍尺》六卷、《堑堵测量》二卷、《方圆幂积》一卷、《几何补编》五卷、《解割圆之根》一卷,共八种二十九卷。法数部分只《割圆八线之表》一卷。历学部分有《历学疑问》三卷、《历学疑问补》二卷、《交会管见》一卷、《交食蒙求》三卷、《揆日候星纪要》一卷、《岁周地度合考》一卷、《冬至考》一卷、《诸方日轨高度表》一卷、《五星纪要》一卷、《火星本法》一卷、《七政细草补注》一卷、《二铭补注》一卷、《历学骈枝》四卷、《平立定三差解》一卷、《历学答问》一卷,共十五种二十三卷。算学部分有《古算演略》一卷、《笔算》五卷、《筹算》七卷、《度算释例》二卷、《方程论》六卷、《少广拾遗》一卷,共六种二十二卷。以上著作基本上集中了梅文鼎在天文历法和数学上的研究成果。梅文鼎不但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成就,也引进了西方的天文、数学方面的先进知识。他介绍和讨论了西方早就已经使用的球面三角法,并将其运用在天文历法的计算中,使有关的运算精度大为提高。他还利用小轮体系来解释行星的运动,用偏心圆的方法来解释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不均匀现象;这种方法虽与西方托勒密的本轮、均轮地心体系有些类似,但并不相同。这表明梅文鼎是将西方先进的天文、数学知识吸收到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系统中来,使其融会贯通,从而达到“会通中西”的目的。但他也持“西学中源”的观点,认为西方某些先进的科学知识本来就是从中国传出去的,并在西方得到发展的,表现了浓厚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
由于杨作枚对梅文鼎著作的校订作了某些较大的改动,随意增补疏剔,或将数种合而为一,而有的重复部分反又保留下来,某些书名也随意更改,甚至还将自己的著作(如《解割圆之根》一卷)收入,从而引起了梅文鼎之孙梅瑴成的不满,认为有必要按原稿重新编排。于是他将梅文鼎著作重新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数学著作,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测量等方面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历法研究的著作。第一卷至第四十卷为算学,其余是历学。书首目录的卷次下标明相应的著作名称。这样就十分便于查找,与现代的编排方法颇为接近。刊行时定名为《梅氏丛书辑要》,共六十二卷,二十五种著作。其最后二卷是附录,收录了梅彀成的《赤水遗珍》和《操缦巵言》两篇数学著作。《梅氏丛书辑要》与《梅氏历算全书》大部分内容相同,只是采用了不同风格的编排方式而已。
《梅氏历算全书》最早的版本是雍正癸巳年柏乡魏氏兼济堂刊本。其后有《四库全书》本、咸丰九年闻妙香室刊本、光绪十一年敦怀书屋刊本等。《梅氏丛书辑要》则有乾隆辛巳年承学堂原刊本、颐园刊本、同治十三年梅缵高重刊本、鸿文书局石印本等。

☚ 畴人传   百工、理化 ☛
000011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