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梅巧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梅巧玲(1842—1882)

清泰州(今属江苏)人。乳名阿昭,字蕙仙,后更名芳,正名芳普,字筱坡,一字雪芬,号慧仙、蕉园居士、梅道人等,人称胖巧玲。陈金雀三女婿,梅兰芳祖父,杨三喜、夏白眼、罗巧福弟子。八岁过继为苏州江姓的养子,年十一入北京福盛班,学昆旦兼皮黄青衣,后习花旦。出醇和堂,自立景和堂,后掌四喜班,为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与李慈铭为好友。任侠好义。喜藏汉碑,工隶书,精鉴金石。亦善吹笛,能吹昆曲三百套。擅演《思凡》中的赵尼、《刺虎》中的费宫娥、《定情》中的杨贵妃、《折柳》中的霍小玉、《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彩楼配》中的王宝钏、《打金枝》中的正宫及升平公主、《探母》中的萧太后及公主、《芦花河》中的樊梨花、《汾河湾》中的柳迎春、《玉堂春》中的苏三、《乌龙院》中的阎婆惜、《玉玲珑》中的梁红玉、《浣花溪》中的任荧卿、《得意缘》中的云鸾、《闺房乐》中的管夫人、《德政坊》中的穷不怕及夫人、《真富贵》中的邵真真、《红鸾禧》中的金玉奴、《延安关》中的双阳公主、《双沙河》中的公主、《破洪州》中的穆桂英等四十多个角色。

梅巧玲

梅巧玲1842—1882

清京剧演员。名芳,字慧仙,号雪芬,别号蕉国居士,自号梅道人,又号景和堂主人。江苏泰州人,寄居苏州。工旦。十一岁入福盛班从杨三喜习昆旦,兼学皮簧。后又师事夏白眼,遭虐待,被罗巧福赎出并收为徒弟,艺事大进,成为四喜班旦角台柱,兼任掌班。唱做俱佳,念白尤为出色,有“清脆无比”之誉。为“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主要贡献在于:突破青衣重唱而不讲究身段表情,花旦重做、念而不注重唱工的旧例,为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开辟了新路。擅演剧目有《雁门关》、《探母回令》、《二进宫》、《彩楼配》及昆旦戏《思凡》、《刺虎》、《絮阁》等。重情谊,工隶书。弟子颇多,最著名者有余紫云、刘倩云、孙馥云、陈啸云等。长子雨田,工琴;次子明瑞,习旦角兼小生;孙梅兰芳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 孙菊仙   杨月楼 ☛

梅巧玲

京剧表演艺术家。1842年生,1882年去世。江苏省泰州市人。清代沈蓉圃所绘《同光十三绝》图中,扮演《雁门关》中之萧太后。先习昆旦,后兼演京剧花旦。曾任“四喜班”班主。代表剧目有《雁门关》、《闺房乐》、《梅玉配》等,尤擅演“旗装戏”。其次子梅竹芬即梅兰芳之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