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鬼神名。黄香《九宮賦》:“巃狡猾而蹴踐蛚,走札揭而獠桔梗。” 桔梗jiéɡěng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暗蓝色或暗紫色,供观赏,根可以做药材。 桔梗jiégěng❷ 〈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花蓝紫色,供观赏,根可入药。 桔梗jié gěng中药名。有止咳祛痰的功效:(老嬷嬷)说着,拿了药方进去。宝玉看时,上面有紫苏、~、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黄。(五一·1198)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桔梗 桔梗 jiégěng 亦稱“符蔰”、“白藥”、“利如”、“梗草”、“盧茹”。桔梗科植物桔梗之乾燥根。如桔槔之梗,故稱。長紡錘形或類圓柱形,上部具蘆頭,有半圓形莖痕。粗如指。面白色或淡棕色,皺縮。質堅脆。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腫痛,肺癰吐膿,痢疾腹痛。始載於秦漢典籍。《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有草焉,其葉如蕙,其本如桔梗。”三國魏·吳普《吳普本草·草木類·桔梗》:“一名符蔰,一名房圖,一名白藥,一名利如,一名梗草,一名蘆茹。” 
桔梗 桔梗【同义】总目录 利如桔梗白药房图吉祥杵梗草符扈桔梗radix platycodi止咳平喘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肘后备急方》。又名梗草、苦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g.)A.DC. 的根。拣净杂质, 除去芦头, 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生用。主产安徽、河南、湖北、辽宁、吉林等地。苦、辛, 平。入肺、胃经。功能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抱犊集》:“治喉。”《养耕集》:“行气,宽胸 ”主治: ❶外感风寒咳嗽, 与杏仁、苏叶、半夏、前胡、枳壳等配伍。 ❷外感风热咳嗽, 与桑叶、菊花、杏仁、甘草、薄荷等配伍。 ❸肺热咳嗽, 咽喉肿痛, 与贝母、板蓝根、葶苈子等配伍, 如清肺散。 ❹肺痈, 疮黄肿毒, 与鱼腥草、冬瓜子等配伍。牛、马15~45克; 猪、羊3~9克。为末或煎汤灌服。根含皂甙, 其成分为远志酸(polygalain acid)、桔梗皂甙元(platycodigenin,platicodigenin)、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 等; 并含菊糖和桔梗酸A、B、C (platy-cogenic acid A、B、C)等。桔梗皂甙有祛痰作用,经试验, 麻醉犬口服煎剂1克/公斤后,其呼吸道粘液分泌量显著增加,有报道认为其作用优于远志。实验证明其水提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桔梗皂甙有很强的溶血作用,不可注射给药,口服后在消化道被水解破坏即无溶血作用。
桔梗balloon flowerPlatycodon grandi-florus,别名僧冠帽、白药。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长圆柱形,茎直立,株高40~120cm。叶轮生,也有对生或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背有白粉,叶缘具尖锯齿。花单生或数朵聚生茎顶,花萼和花冠钟状,含苞时形似僧冠帽,花冠蓝紫色,花期7~9月。种子卵形,黑褐色有光泽,8~10月成熟。变种有:白花桔梗(var. album)、大花桔梗(var. mariesii)和秋花桔梗(var. autumnale),秋花桔梗极耐寒。原产中国北部地区,喜阳光充足,宜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耐寒,可露地或覆土防寒过冬。多用播种法繁殖,也可分株繁殖(春、秋均可)。花色淡雅,花梗长,为良好的花丛、花境配植材料,也宜用于岩石园或作切花。根可入药。 
桔梗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苦桔梗、玉桔梗、大药。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 (Jacq.)A.DC.的根。主产安徽、河北、河南、湖北、辽宁、吉林、内蒙古。苦、辛,平。入肺、胃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治感冒咳嗽,痰多不爽,咽喉肿痛,音哑,胸满痞闷,肺痈咳吐脓血。煎服:3~9g。根含多种皂苷其中最主要的是远志皂苷(Onjisapo-nin,polygalacin)、桔梗皂苷D(Platycodin-D)。还含桔梗聚糖、桔梗酸(Platycogenic acid)和植物甾醇等。还含白桦脂醇、α-菠菜甾醇及其葡萄糖苷等。桔梗口服引起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多而起祛痰作用,它还有降血脂和降血糖作用。用量过大可致恶心、呕吐。桔梗有溶血作用,不能注射给药。桔梗皂苷混合物对大鼠有镇静镇咳及抗炎作用,并能抑制胃酸分泌阻止实验性胃溃疡的形成。 桔梗balloonflower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DC.,又称铃铛花、包袱花。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或林边等处。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日本及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植物体有白色乳汁。根圆锥状。茎无毛。单叶,对生或近轮生,叶片卵形至披针形,先端尖锐,叶缘有锐齿,叶基阔楔形。花1或数朵顶生;花萼5裂;花冠钟形,亦5裂,蓝紫色;雄蕊5枚;子房下位,5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喜凉爽湿润环境,适应在排水良好,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种植。用种子繁殖,春季播种,生长2~3年可采收。根部入药,镇咳平喘。 桔梗别名苦桔梗、梗草白药、铃铛花、包袱花、和尚头花、道拉基。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肥大肉质。茎直立。叶互生。总状花序顶生,花蓝紫色。果球形,种子多数。伊宁等地有栽培。具有祛痰止咳、消肿排脓的功能。药用根。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脓肿等病症。杀虫植物,对棉蚜、菜青虫、菜蚜有效。 桔梗platycodon root系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本品内含桔梗皂甙、菊糖、植物甾醇等。为恶心性祛痰药。临床用于多痰、咽痛等上呼吸道及肺部疾患,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煎服,用量3~9g。 桔梗 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主产于安徽、江苏、山东、贵州、陕西等地。苦、辛,平。归肺经。有宣肺祛痰,消痈排脓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痰多咳嗽,咳痰不爽,胸膈痞闷,咽痛音哑。风寒咳嗽,痰多稀白,鼻流清涕者,多与苏叶、杏仁、麻黄、防风相配;风热咳嗽,痰黄粘稠者,常与桑叶、菊花、杏仁等同用;气滞痰阻,肺失宣降,胸闷痞满者,多与枳壳同用;风热袭肺,咽痛音哑者,常与生甘草、芦根相配。 ❷肺痈吐脓,痰黄腥臭。多配鱼腥草、薏苡仁、冬瓜仁等。此外,桔梗有舟楫之药之称,可载药上行,直入肺经,多用作肺经的引经药。 ☚ 白芥子 旋覆花 ☛ 桔梗jié gěng《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桔梗(157)。药名。 【基原】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根。 【别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本草纲目》),大药(《江苏植药志》)。 【性味】苦辛,平。 ❶《本经》:“辛,微温。” ❷《别录》:“苦,有小毒。” ❸《药性论》:“苦,平,无毒。” 【归经】入肺、胃经。 ❶《汤液本草》:“入足少阴、手太阴。” ❷《品汇精要》:“行足太阴经。” ❸《本草经疏》:“入手太阴、少阴,兼入足阳明胃经。” 【功用主治】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❶《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❷《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❸《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❹《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❺《本草衍义》:“治肺痈。” ❸《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❺李杲:“利胸隔,(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❸《本草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❸《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二钱;或入丸、散。 【成分】根含皂苷,水解生成桔梗皂苷元(Platycodigenin)、远志酸(Polygalacic acid)和葡萄糖。又含三萜烯类桔梗酸A、B、C(Platycogenic acid A. B. C)和甾醇、菊糖以及天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药理】 ❶祛痰:麻醉犬口服煎剂1g/kg后,呼吸道黏液分泌量显著增加。对麻醉猫,也有促进呼吸道黏液分泌的作用。祛痰作用主要由于其中所含的皂苷所引起,小剂量时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因而反射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 ❷其他:家兔内服桔梗的水或乙醇提取物均可使血糖下降,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家兔糖尿病,降低血糖的作用更加显著,肝糖原的降低在用药后亦可恢复。桔梗皂苷能降低大鼠肝内胆甾醇含量及增加类甾醇和没食子酸的分泌,因而对胆甾醇代谢有影响。体外试验水浸剂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 ❸毒性:桔梗皂苷有溶血作用,不能用于注射,口服后在消化道水解破坏。 桔梗 桔梗又名苦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干燥根。有宣肺解表、祛痰止咳、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痛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等症。主产于滁州、六安、安庆、巢湖、宣城等地,以量大质优成为全国桔梗重点产区,年产量达800余吨,居全国前列。不仅畅销国内,而且有一定数量出口。 ☚ 宣木瓜 安徽贝母 ☛ 桔梗jiéɡěnɡ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苦桔梗、玉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 ) A. DC. 的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河北、河南、湖北、辽宁、吉林、内蒙古。苦、辛, 平。入肺经。宣肺祛痰, 利咽排脓。治外感咳嗽、痰多不爽、咽喉肿痛、音哑、胸满痞闷、肺痈咳吐脓血, 煎服: 3 ~ 9克。本品含多种桔梗皂苷, 植物甾醇, 桔梗聚糖, 桔梗酸等。口服能刺激胃黏膜, 反射性引起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多而起祛痰作用。水或醇提取物可降低兔血糖。水浸剂在体外能抑制絮状表皮癣菌。 
桔梗 桔梗 桔梗桔梗,又名苦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 A. DC. 的根。春秋两季采挖,洗净,除去细根,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也有不刮皮,直接晒干者。 根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具分支,略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顶端有较短的根茎,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表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具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横纹明显。质硬脆,断面有一圈浅棕色环纹(形成层),皮部类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木部淡黄白色。气微,味微甜后苦。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东北、华北地区产量较大,华东地区产品质量较好。 本品味苦,辛,性微温。有小毒。归肺经。功能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等证。桔梗能宣肺散邪,治外感咳嗽,不论风寒、风热皆可用之。风寒束肺者,配疏风散寒药,如苏叶、荆芥、杏仁等; 风热咳嗽,配疏风清热药,如桑叶,菊花,牛蒡子等。若咳嗽痰多,不易咯出者,与半夏、橘红、瓜蒌、杏仁等以加强止咳化痰作用。治上焦壅热,咽喉肿痛,桔梗能散结泄热而利咽喉,常与薄荷、金银花、射干等配用; 乳蛾已成痈脓者,则与板蓝根、马勃、僵蚕等清热解毒之品同用。近用10%桔梗煎剂治疗猩红热(烂喉丹痧),有较好的退热及利咽消肿止痛作用。治痰热壅肺,蕴而成脓,发为肺痈,咳唾脓痰腥臭者,《金匮要略》桔根汤即用桔梗配甘草,祛痰排脓; 《济生方》之桔梗汤,则与桑白皮、贝母、瓜蒌仁、苡仁、杏仁等同用。现常配用鱼腥草以增强清热排脓之功。本品与枳壳、柴胡等疏肝解郁之品合用,又能治胸闷胁肋疼痛; 如因气滞血瘀而致胸胁刺痛者,则可与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祛瘀药中加入本品; 如《伤寒论》治寒实结胸之白散,用桔梗与巴豆、贝母同用。均是取其开肺利气祛痰的作用。古法治痢疾腹痛于治痢剂中加入本品,是散肺气之郁结于大肠,以缓里急后重; 也有于泻下通便药中加入本品者,则是取肺气开则腑气通之义,可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治小便癃闭,又可于通利水湿药中加用桔梗,以其能宣通肺气,上焦开则下焦通,津液乃得以下行。前人又称桔梗为舟楫之剂,能载药上行,如与大黄、芒硝、栀子等苦寒下泄药同用,可治上焦风热头痛、目赤肿痛。此外,桔梗外用可治牙疳臭烂,如《卫生易简方》取本品与茴香等分,烧存性,研敷患处。煎服,3~9g。阴虚久嗽及咳血者忌用; 胃溃疡者慎用; 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 实验研究: 桔梗根中所含有效成分为皂甙。已经分离得到多种桔梗皂甙,多种远志皂甙和多种称为前胡皂甙元的次级甙,其中最主要的是桔梗皂甙D。另含桔梗聚果糖,白桦脂醇,α-菠菜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 桔梗皂甙小剂量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轻度恶心,可反射性增加支气管分泌,有祛痰作用,并能降低大鼠肝脏胆固醇含量,增加类固醇及胆酸的分泌。皂甙粗品尚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水或醇提取物可降低家兔血糖,对实验性糖尿病治疗有效。粗制皂甙有抑制大鼠胃液分泌和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 此外,还有抗炎作用; 水提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的活性,桔梗皂甙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只能口服; 剂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 ☚ 浙贝母 前胡 ☛
桔梗 桔梗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根。春秋两季采挖,除去苗茎,洗净,刮去栓皮,晒干。 干燥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多细长而弯曲,有分支,长7~20cm,直径1~1.5cm。表面灰白色或浅黄色,上部有细模纹,下部有纵沟或须根痕。质轻易折断,断面粗糙,有菊花心,外层为白色,中尖为黄色。臭微弱,味甜而后苦。 太阴人药。功能为壮肺而有外攘之力。用于太阴人太阳病无汗喘证,用本品12g、麻黄6g、麦门冬、黄芩、杏仁各4g,以发汗解表,止咳平喘。又如《东医寿世保元》桔梗黄芩汤,治太阴人咽喉病,用本品20g、黄芩、升麻、白芷、麻黄、藁本、竹茹各8g,以发散表邪,利咽喉。常用量10~20g。 ☚ 升麻 莱菔子 ☛
桔梗 桔梗蒙古名浩尔敦查干、宝茹—索尔洛、苏格拉、洪红花儿。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以秋季采挖者为佳。去掉苗茎,洗净泥土,用竹刀或碗片刮去粗皮,晒干。 本品味辛、甘,性寒、涩、轻。功能为清肺热,止咳,祛痰、排脓。主治感冒咳嗽,肺刺痛,咯黄色脓性痰,胸闷气短,肺脓疡。用于 ❶感冒咳嗽,肺热刺痛:桔梗,沙参,胡连、铃兰、丹参、秦艽、甘草等,制成七味桔梗散用。 ❷胸胀气喘,肺脓疡,咯痰带血:桔梗天竹黄,山银柴胡等,配制二十一味竹黄散用。 ☚ 北沙参 拳参 ☛ 桔梗jie geng【医学】the root of balloonflow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