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元宋道震室名。栖霞,犹栖云。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铭》:“丹丘抗月,碧洞栖霞。”又李洞《同僧宿道者院》诗:“尽有栖霞志,好谋三教邻。”元傅若金为作《栖霞记》:“斜川宋氏有隐君子焉曰道震父……见其左右图史,莳名花木,设琴瑟尊俎,觞客取娱,间为声诗以自歌咏。于是知隐君有以适老……一日得吴兴赵公所篆‘栖霞’二字,因名其隐所曰‘栖霞’,而自号‘栖霞山人’。”(见《傅与砺文集》卷三)室名寓隐逸自适之旨。 [附目]金赵秉文有《栖霞赋》。 栖霞马元驭,字扶曦,号栖霞,又号天虞山人,清常熟人。马眉子。康熙八年生,康熙六十一年卒。画没骨花卉最工,逸笔尤佳。性孝友,与人交诚信而负意气,诗亦隽雅。 冯箕,字子扬,号栖霞,又号霞客,清钱塘人。嘉庆时侨居江苏苏州,所居曰留云山馆。善人物、仕女,其运笔构思,不泥古法,不落时蹊,别饶胜韵,自成一家。故亦妙于花卉、山水。书学恽寿平。 栖霞qī xiá(号)见扶曦。 栖霞 栖霞县名。位于山东半岛腹地。金天会九年(1131年)由蓬莱的杨疃镇及莱阳部分地区合并置县。元、明、清曾属登州(府)。1958年属烟台地区。境内地貌复杂、山川众多,是胶东半岛唯一的内陆县,素有“胶东屋脊”之称。矿藏十分丰富,黄金矿点几乎遍布全县,另有铅、锌、磷矿和石灰石、大理石等。农业、手工业为主要经济结构。所产大花生,百仁重达200—240克,是全国花生重点产地之一;丝绸生产历史悠久,汉代养蚕,唐代即已缫丝织绸;棒槌花边有100多年历史,是全国棒槌花边主要产地。民间有修道、习武传统,潜修于境内龙门山的丘处机,曾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名胜古迹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圈遗址,以及“牟二黑”地主庄园等。 ☚ 桓台 莱西 ☛ 000075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