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尔·金特》组曲
管弦乐组曲。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曲。原为1876年上演挪威剧作家易卜生戏剧的演出而作的配乐,获得巨大成功。后他从中选择八首乐曲,组成两套管弦乐组曲。组曲没有情节的贯穿,也不符合原来音乐的顺序,仅是对比独立画面的集锦。第一组曲:
❶《朝景》。小快板,E大调,6/8拍子,单三部曲式。这是一幅描绘黎明的风景画。主题具有牧歌的性质,开始由长笛吹出,双簧管接应,再一次交替后过渡到弦乐。音乐由弱至强,似旭日东升。经过中段、再现,音乐逐渐平息。尾声中响起猎人的号角和小鸟的啼鸣,最后安静地结束。
❷《奥塞之死》。行板,b小调,4/4拍子,单三部曲式及两次补充。主题具有送葬进行曲的特点,象是送葬的行列由远至近,又由近至远到逐渐消失。
❸《安尼特拉舞曲》。象似玛祖卡的速度,a小调,3/4拍子,单三部曲式。主题优美、轻快活泼,并具有幻想的性格。
❹《在山中之王的山洞里》。进行曲速度,b小调,4/4拍子。主题具有舞曲和幻想的特点。它以固定的反复不断增强,由低音区逐渐扩展到高音区,描绘了山中凶残的游行行列。第二组曲:
❶《诱拐新娘》(又名《英格丽德的悲叹》)。g小调,2/4、3/4拍子。狂暴快速、相对独立的引子和尾声描写培尔·金特诱拐新娘英格丽特。忧愁的行板是中心部分(一个乐段的变奏)描述英格丽特内心的痛楚。
❷《阿拉伯舞曲》。活跃的小快板,C大调,4/4拍子,复三部曲式。前后部分各是单三部曲式。主题轻快活泼,带有异国情调。中间部分同样是单三部曲式。主题优美典雅,略带哀怨的气氛。
❸《海上风景》(又名《培尔·金特的归来》)。缓慢的快板,升f小调,6/8拍子,单三部曲式。这是一幅交响音画,描绘了夜间海洋上的惊涛骇浪。最后风浪平息,不间断地进入下一乐章。
❹《苏尔维格之歌》。行板,a小调,4/4拍子,“主歌——副歌”型的二部曲式。描述苏尔维格忠贞不渝地等待爱人培尔·金特的归来。主歌抒情具有叙述的特点。副歌是小快板,A大调,3/4拍子。充满喜悦,带有花腔的特色。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