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柿种质资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柿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persimmon具有一定的遗传物质, 在柿生产和育种上有利用价值植物的总称。柿属(Diospyros)植物在中国有66种。多数分布于海南岛、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自治区)的热带和亚带地区, 长江以南的暖温带也有少量分布, 而黄河流域只有柿(D. kaki L.f.)和君迁子(D. lotus L.)两种。作为果品利用的有7种; 栽培最广泛的是柿, 此外少数地方栽培君迁子和油柿(D. oleifera Cheng); 个别地方也食用瓣果柿(D. lobata Lour.)、浙江柿(粉背柿)(D. glaucifoliaMetcalf)、台湾柿 (牛油柿、毛柿) (D. discolorWilld.)、乌木(D.ebenum koenig)的果实。最常用的砧木有柿(包括野生柿)和君迁子两种,也有用油柿、浙江柿的;个别地方用老鸦柿(D. rhombifolia Hemsl.),但亲和力差, 接后树势矮小, 非常衰弱。 中国柿品种的分布
这些品种在果实的大小、形状、色泽、品质、甜涩及树冠、枝、叶、花等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以及经济性状方面都有差异, 分属长果、圆果、方果、扁果及其他果形5种类群, 但也存在许多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现象。其中有不少优良的地方品种和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除甜柿采下后即可鲜食外, 涩柿果实需经脱涩或加工后方可食用, 部分品质差的或野生柿在未成熟时提取涩汁, 种子多的品种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常作砧木。也是美化环境的树种。 柿品种分布的地区性较强, 特别是优良的品种栽培都有局限性。就一个地方来说, 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运输、生活习惯不同, 各自选择喜爱的品种保留下来, 几经繁殖便形成了地方品种。 罗田甜柿是至今被发现原产中国的唯一甜柿品种,采收后, 不需脱涩便可食用, 但抗寒性和品质均不及从日本引入的富有和次郎等甜柿品种, 只能在长江流域栽培。涩柿中以磨盘柿的适应性最强, 皮韧、果柄短、蒂凹、具备耐运输的特性, 但大小年较明显, 风味略淡。橘蜜柿为扁圆形, 味甜, 极易晒干, 制成的柿饼上市最早, 但果小, 果肉中有粗大的褐斑, 在市场上竞争力低。眉县牛心柿个大、无核、鲜食或制柿饼均宜, 但皮薄、汁多、不耐贮运。陕西以合儿饼著名的富平尖柿, 山东以耿饼驰名的菏泽镜面柿、以排饼驰名的益都萼子柿, 河南以清化饼出名的博爱八月黄等都是优良的干制柿饼品种。还有像干帽盔能在阴雨较多的地方晒制柿饼。其他如临潼火晶, 软后红色晶莹甘甜如饴; 江苏、浙江一带脆甜爽口的高方柿;成熟极早的七月燥、艳果红、社里黄; 风味极甜的荥阳八月黄、临潼吊柿; 形色特异的左权黑柿、壶平柿、怀抱月; 非常耐贮的绵丹柿、阳朔牛心柿、鬼脸青、元宵柿; 丰产稳产的橘蜜柿、杵头柿、绵瓤柿; 脱涩容易的艳果红、半夜甜、四瓣柿; 抗寒性强的孝义牛心柿等都有一定特色, 是非常宝贵的柿种质资源, 在生产和培育新品种时, 可根据需要选择利用。 柿树现有的优良品种往往无雄花, 所以柿的育种较其他果树艰难。目前多从芽条变异中选得, 例如从磨盘柿中选出的早盖柿、橘蜜柿中选出的七月红等。有性杂交工作尚处于预备阶段。 日本培育柿子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和芽变选择两个途径, 已发表的新品种30个以上。例如从富有芽变中选出了松本早生富有、爱知早生富有; 次郎芽变中选出一木系次郎和前川次郎;杂交而成的甜柿有骏河、伊豆等。目前仍以育成早熟、果肉褐斑少、品质优良的甜柿为目标开展工作。 君迁子 又称软枣、黑枣、牛奶枣、丁香枣等。原产中国黄河流域,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中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较多, 辽宁、甘肃、云南、四川、湖北、江苏等省有零星分布, 日本和印度也有生长。2n=30。本种又有普通君迁子、无核君迁子、西昌君迁子、景东君迁子和多毛君迁子等类型。脱涩后果可鲜食, 富含维生素C, 种子易得, 实生苗根系分枝多, 移植成活率高, 与柿的嫁接亲和力强, 耐寒力比柿砧强, 为北方主要砧木。 油柿 古称椑柿、青椑、乌椑; 现在又称漆柿、绿柿等。原产中国长江以南, 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于浙江、江苏、广西、湖南、云南等地。有扁圆果型、球果型和卵形果型等品种群。2n=30。果成熟后也可食用; 在南方有作砧木的, 嫁接亲和力强, 耐湿热, 不抗寒。在黄河流域栽培时, 地上部易被冻死。 浙江柿 又叫粉背柿。原产中国浙江西部及江西的山区。形似君迁子, 但叶大、柄红、叶背粉红色, 果实软后褐色,2n=30。果实可食用, 但主要用作砧木,较油柿抗寒。 瓣果柿 原产于中印半岛, 1962年从斯里兰卡引入中国, 现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有栽培。果实小, 成熟后可食。 台湾柿 又称牛油柿、毛柿。原产中国台湾, 生于热带丛林中, 在台湾、海南岛、广州有栽培。为常绿树。果大, 扁球形, 有香气,果面密被锈色长毛,宿萼极小,几无果柄。果可食, 风味不佳,久贮有异臭。 乌木 原产东印度及马来半岛,现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 中国在海南岛有栽培。为常绿树。果实中等大, 直径约5厘米, 可食, 从未熟果中提取涩汁作防湿防腐的涂料; 木材黑而坚硬, 光泽美丽为著名木材。 系统进行柿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鉴定利用工作较晚, 从20世纪60年代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开始收集柿的品种资源工作, 在80年代就已建成国家柿种质资源圃, 共收集保存柿种质资源达600多份。对柿的研究利用工作也已开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