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君子偕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

《诗经·鄘风》篇名。此为讽刺卫宣姜的诗。《毛诗序》云:“《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郑笺》:“夫人,宣公夫人,惠公之母也。”全诗三章,一章七句,一章九句,一章八句。用反衬手法,着力渲染其作为“国母”的仪表之雍容庄重,服饰之华美高贵,而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点破,说明其品德与之不相称,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 墙有茨   桑中 ☛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 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 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晰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磋兮, 其之展也。 蒙彼绉𫄨, 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嫒也!

 《君子偕者》这首诗,是讽刺卫宣公夫人宣姜的。《诗小序》说:“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所说甚是,后世学者多宗之。
 “君子偕老”:“君子”,妇女对丈夫的称呼,此处指卫宣公。有人以为指公子,非也。“偕老”,本义是夫妻相亲相爱,双双白头到老。此处是说卫宣公死后,宣姜应该贞洁自守,终身不易其志。这一句,是诗人的立足点,也是诗歌的生发点,全诗即由此而生发开去。以下便转入对宣姜首饰的描写:“副笄六珈。”“副”,是覆盖在头上的一种首饰。《释名》说:“王后首饰日副。副,覆也,以覆首也。”“笄”,是插在头上绾发的一种首饰。《说文》说:“笄,簪也。”“珈”,也是首饰,加在笄下,垂以玉,其数有六,故曰六珈,为诸侯夫人所佩。接着写宣姜的体仪,“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这两句有两种解释: 一是指宣姜的体态柔美,行步袅娜多姿,有如山河之蜿蜒。《孔疏》引孙炎说:“‘委委’,行之美;‘佗佗’,长之美。”二是指宣姜举止雍容自得,如山之重,如河之深。《诗集传》说:“委委佗佗’,雍容自得之貌。‘如山’,安重也;‘如河’,弘广也、”前者着眼于体态、步履之美,后者着眼于举止端庄,仪表威严。行为淫乱之宣姜,何以能端庄? 又何以有威严?前说为是。“象服”,镶以珠玉、绘以翟羽之服,又名袆衣。《说文》袆字注引《周礼》曰:“王后之服。”“象服是宜”是就前三句综合言之,是说这样的美人儿,佩戴着如此贵重的首饰,再穿上象服,俨然是一位合格的诸侯夫人。言外之意是不合格。这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了“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两句,委宛曲折,含蓄蕴借。“不淑”的解释有三: 一曰失德。顾炎武说:“失德,亦谓之不淑。《诗·君子偕老》:‘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是也”(《日知录》一卷三十二) 二曰不幸。陈子展说:“不淑,犹言不吊,犹言不幸也。”(《诗经直解》) 三曰不端庄。袁梅说:“不淑,行为不好,行为不端。”(《诗经译注》) 我以为“不幸”有怜悯、同情之意,与诗旨不合;“失德”说与“不端”说近似,较为恰当。“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是诗歌的主题所在,是诗人的点睛之笔,得其确解,则全诗无不明矣。
 第一章着重渲染宣姜的服饰美、体态美,俨然是一位合格的诸侯夫人,然而内心龌龊,行为淫乱,不象一个诸侯夫人的样儿。下两章紧扣这一中心,进一步渲染她的服饰美、仪容美,以增强心灵不美、行为不美的反衬作用。
 二、三两章,章法相同而略异。两章均以复叠形式开头,渲染宣姜的服装美:“艳丽啊,艳丽啊! 她那绘着野鸡羽毛的礼服啊!”“鲜明啊,鲜明啊! 她那水红色的外衣啊!”句式同,手法也同。不同的是第二章立即转入对宣姜仪容、首饰的描绘; 先写头发油黑而稠密,象写云一般柔美; 再写美玉制成的耳环,象牙雕成的发揥,而后写额角 (杨) 嫩白;而第三章则是撇开了头发、 首饰。 接着就写绉纱的巾衣 (绉𫄨), 短袖的内衣 (绁袢),而后写眉清目秀 (清扬),额角红润 (扬且之颜)。同是写额角,写法也不同: 第二章只“扬且之晰也”一句,第三章在“扬且之颜也”句上,加以“子之清扬”,不仅增添了句法的灵活性,而且突现了丰姿的娇艳度。诗人笔下的宣姜,虽无庄姜那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的楚楚动人美,却也使行者止步,耕者忘犁。所以诗人在结尾处以赞叹的口吻说:“怎么象天仙下凡啊! 怎么象帝子降临啊!”“这样的美女真 (展) 少见啊! 乃一国之绝佳啊!”前者以反问作结,后者以感叹收尾; 前者以比喻赞其美,后者以直言颂其美; 前者以排偶句收束全章,后者以散行句不仅收束全章,而且暗扣“君子偕老”,反衬“子之不淑”,笔法变幻多姿,耐人寻味。
 王夫之说:“‘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胡然我念之?亦可怀也!’皆意藏篇中。”(《诗译》) 沈德潜说:“讽刺之词,直诘易尽,婉道无穷,卫宣姜无复入理,而《君子偕老》一诗,止道其容饰衣服之盛,而首章末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二语逗露之。”(《说诗脺语》) 王照圆说:“《君子偕老》诗,笔法绝佳。通篇止‘子之不淑’二句,明露讽刺,余均叹美之词,含蓄不露。……至笔法之妙,尤在首末二句。首云:‘君子偕老。’忽然凭空下此一语,上无缘起,下无联缀,乃所谓声罪致讨,义正词严,上《春秋》笔法。末云:‘邦之嫒也!’诎然而止,悠然不尽。一“也”字如游丝袅空,余韵绕梁,言外含蕴无穷,是文章歇后法。“(《诗说。》) 这些评论,的是中肯,而王照圆说得更具体,也更得体。诗的主题,是揭露,是讽刺,然而全诗除首章首句“君子偕老’和末二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外,全是赞美,全是颂扬。诗人把宣姜的仪容写得极其超群,服饰写得无比华丽,正是为了反衬她灵魂的丑恶,行为的肮脏。这种以美为剌、欲剌故美的手法,能把内外不称、表里不一的现象,揭露得更加淋漓尽致,而产生出更加强烈的讽刺效果。

诗词《君子偕老》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
 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11)

 
 【注释】 ①君子:贵族,统治者。这里指卫宣公。偕老:本指夫妻相爱,相偕至老。这里指代卫宣公之妻宣姜,带有她本当与卫宣公白头偕老的意思。副:一种编发做成的假髻,是古代贵族妇女用的首饰。笄(ji鸡):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成年妇女可以插簪,并作为首饰。六珈(jia加):妇女发簪上所加的装饰物。②委(wei威)委佗(tuo鸵)佗:体态美丽,步伐雍容自得的样子。如山如河:形容神态凝重沉稳。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象服:古时王后及诸侯夫人所穿之服,以绘画为饰,又称画袍。宜:合适,合身。③子:你,指宣姜。淑:善,好。云:语气词。如之何:能怎么样。朱熹《诗集传》:“今宣姜之不善乃如此,虽有是服,亦将如之何哉!”④玼(ci此):玉色鲜洁的样子。这里形容翟衣色彩的鲜艳。翟(di敌):翟衣。朱熹《诗集传》:“翟衣,祭服,刻绘为翟雉之形,而彩画之以为饰也。”⑤鬒(zhen诊):头发乌黑浓密。髢(di地):装衬的假发,这里指戴假发。⑥瑱(tian 掭):古人用以塞耳的玉饰。象之揥(ti 替):象牙制做的剔发针,可作篦发用的首饰。扬:额头宽阔美丽。皙:皮肤白嫩。⑦胡:为何。然:这样。⑧瑳(cuo 搓):玉色鲜白的样子,这里形容展衣洁白如玉。展:展衣,古代王后六服之一,白色,用以朝见帝王和接待宾客,又为诸侯和卿大夫妻的礼服。⑨蒙:罩上。绉絺(zhou chi 咒吃):有绉纹的细葛布。绁袢 (xie pan 谢判):白色内衣。⑩清扬:犹今言眉清目秀。清,眼睛清明漂亮。颜:额头丰满。(11)展:确实。《毛传》:“展,诚也。”邦:国。媛(yuan 元):美女。
 
 【译文】 国君的终身好侣伴,头戴首饰,插着金玉簪。举止庄重又从容,深沉像河水,凝重如高山,华丽的象服合身段。可惜你行为太丑恶,打扮得华贵也枉然! 彩绘衣服像美玉般光耀,画着翟雉,漂亮的羽毛,头发乌黑如云朵,不戴假发却更娇好。美玉耳瑱塞在两边,象牙搔首插在后脑,白嫩的额头,如花般的美貌。莫非是仙女下凡尘?她怎么比天仙还妖娆? 纹绣的展衣洁白如玉,细纱礼服薄如蝉翼。罩上凉爽的绉纱外套,雪白的内衣漂亮无比。眉清目秀额头宽,气韵高贵又端丽。这样的美人真少见,实在是国色美女,天下母仪!
 
 【集评】 清·姚际恒:“以发美,故不切切于用髢,可谓善咏发者。”“此篇遂为《神女》《感甄》之滥觞,山河天帝,广揽遐观,惊心动魄,传神写意,有非言辞可释之妙。”(《诗经通论》卷四)
 清·牛运震:“开端四字标清题目,便见用意处。……讽意略逗,如石火电光,婉妙含蓄。‘暆发如云’,写得光彩动人。连用‘也’字调,逸气欲飞,不嫌排叠。‘胡天’‘胡帝’,赞叹得不伦,妙,直令受之者置身无地。‘如山如河’、‘胡天’、‘胡帝’,写得正大尊严,是《洛神赋》,不是《神女赋》。”“‘子之不淑’二语略逗讽刺之旨,他则侈陈服饰、容貌之美,工丽非常,而正意更觉逼露,手笔结构绝高。想奇、格奇、调奇、语奇,纯是一片壮丽,纯是一片空灵。”(均《诗志》卷一)
 清·沈德潜:“讽刺之词,直诘易尽,婉道无穷。卫宣姜无复人理,而《君子偕老》一诗止道其容饰衣服之盛,而首章末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二语逗露之。……苏子所谓不可以语言求而得,而必深观其意者也。诗人往往如此。”(《说诗晬语》卷上)
 清·方玉润:“诗全篇极力摹写服饰之盛,而发端一语,忽提‘君子偕老’,几与下文词义不相连属。……岂知全诗题眼,即在此句,贞淫褒贬,悉具其中。……是诗也,《春秋》法寓焉矣。”(《诗经原始》卷四)
 清·王照园:“《君子偕老》诗,笔法绝佳。通篇止‘之子不淑’二句明露讥刺,余均叹美之词,含蓄不露。……至笔法之妙,尤在首末二句。首云‘君子偕老’,忽然凭空下此一语,上无缘起,下无联缀。乃所谓声罪至讨,义正词严,是《春秋》笔法。末云‘邦之媛也’,诎然而止,悠然不尽。一‘也’字如游丝袅空,余韵绕梁,言外含蕴无穷,是文章歇后法。”(《诗说》)
 近·吴闿生:“旧评:起句当头棒喝。”“尊之如天,审谛如帝,旧评:二句恍忽入妙,《高唐》、《洛神》不足读矣。”(《诗义会通》卷一)
 
 【总案】 这是一首卫人讽刺宣姜的诗。卫公室围绕宣姜所发生的一系列丑行,我们已从《邶风·新台》及《鄘风·墙有茨》两首诗中有所了解。《君子偕老》交替反复地渲染宣姜的服饰与美貌,开头和结尾则简明地点出她“国母”的地位,目的在于突出她的所作所为与其身份的不相称、不协调,造成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

古代民歌《君子偕老》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这是一首讽刺卫宣公夫人宣姜的诗。
 诗分三章。首章“君子偕老”,君子,妇女对丈夫的称呼,此指卫宣公。偕老,本指夫妻恩爱白头到老。这里是说卫宣公死后,宣姜应该贞洁自守,不易其志。“副笄六珈”,这句写宣姜头上装饰之美。“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委委佗佗,雍容自得的样子,指宣姜走起路来袅娜多姿。如山如河,有如山河之蜿蜒。象服,即绘有象、野鸡等图案的外衣,是王后和诸侯夫人的服饰。宜,合适。“象服是宜”句,是综合“副笄六珈”三句而言,是说宣姜头上佩戴着华美贵重的首饰,走起路来风姿翩翩,体态柔美,再穿上华贵的象服,俨然是诸侯夫人的形象。然而却徒有其表,“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子,指宣姜。不淑,不善,指行为不端,品德不好。“云如之何”,还说她做什么?意谓不值得一说,不值得一提。这两句急转直下,给予全盘否定,明确表露诗人写此诗的用意所在,这是画龙点晴之笔,是全章、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如果说这一章是宣扬宣姜服饰之美、体态之美,表面上是一位堂而皇之的诸侯夫人,但却内心肮脏,行为淫乱,品德败坏,不像诸侯夫人模样,那么二、三章顺此思路,章法与此略同,先写其外表之美,终写其心灵、行为、品德之不美,以强有力地反衬出她的臭美。
 二章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玼 (ci此),玉色鲜明的样子,翟 (di敌),野鸡,此指绘有野鸡羽毛的女服,这两句是说,她穿着绘有野鸡羽毛的衣服,色彩十分鲜明。写她服饰之美。“鬒发如云,不屑髢也”,这两句是说,她一头黑油油的头发,像乌云一般柔美,不需要再戴假发。写她头发之美。“玉之瑱也,像之揥也”,这两句写她首饰之美。是说她面部白嫩。写她容貌之美。“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这两句是说,行为卑劣,品德不端的宣姜为什么像上天那样崇高?为什么像上帝那样神气?以质问的口吻否定了前者徒有其表。
 三章“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这两句是说,宣姜身穿红色的衣服,色彩艳丽。“蒙彼绉絺,是绁袢也”,这两句是说,外披一件细葛布衫,贴身穿一件白色内衣。前四句写衣着之美。“之子清扬,扬且之颜也”,这两句是说,她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有着美好的容貌。写她容颜之美。末尾“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是说她诚然是个美人,是个倾国的美女。这既是赞扬,也是深表惋惜。
 总观全诗,诗人越是写她美,就越反衬出她的丑恶。这种以美为刺,欲刺故美的手法,收到了对比鲜明、引人回味的艺术效果。

《君子偕老》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她和老爷共白头,


副笄六珈。玉簪首饰插满头。


委委佗佗,举止大方又从容,


如山如河,如河之深如山重,


象服是宜。穿了华服很漂亮。


子之不淑,然而你却不善良,


云如之何。这又叫人怎样讲。



玼兮玼兮,真鲜艳啊真鲜艳,


其之翟也。穿上彩绣衣几件。


鬒发如云,黑发如云长又美,


不屑髢也。不屑用那假发佩。


玉之瑱也,美玉耳环垂两旁,


象之揥也,象牙发插插头上,


扬且之皙也。额头宽广肤如玉。


胡然而天也,怎么好像天仙哟,


胡然而帝也。怎么好像上帝哟。



瑳兮瑳兮,真艳丽啊真艳丽,


其之展也。上穿朱红绉纱衣。


蒙彼绉絺,内罩上衣葛布衫,


是绁袢也。这是夏日白内衫。


子之清扬,你既眉清目又秀,


扬且之颜也。额角方广貌不丑。


展如之人兮,像你这样的人儿啊,


邦之媛也。应是国中的美女啊。


(采用袁愈荌译诗)



[注释] ①副笄:古代贵族妇女的首饰。编发作假髻叫副,插在发髻上的簪叫笄,笄上的玉饰叫珈。②象服:古代王后及诸侯夫人所穿的服装,上画日月星辰或野鸡羽毛等形象作为装饰。③翟:翟衣。贵族夫人所穿的绣画有野鸡花纹的衣服。④鬒(zhen):黑发。⑤髢(di):假发。⑥瑱(tian):用丝绳与首饰相系的耳旁垂玉,左右各 一。下端有穗,垂至胸部。⑦揥(ti):可作搔头用的簪子。⑧扬:额角方广 、丰满。⑨展:展衣。一种细纱制成的红色夏衣。⑩绁袢(xie pan):暑天所穿的白色内衣。



[赏析] 根据《诗序》和《郑笺》,我们得知这首诗的讽刺对象是卫宣公的夫人齐女姜氏。她本是宣公为儿子伋聘娶的,在出嫁的半途中被宣公劫夺而成为宣公的妻子。宣公死后,她又与宣公庶子公子顽私通,并生下了三男二女。此诗即为婉讽宣姜的淫秽之行而作。


作为一首讽刺诗,它的笔法很是独特。全诗共三章,首章叙写齐女初嫁时服饰仪态的华贵雍容,次章盛赞宣姜浓装后美如天神的容颜气质,末章则极言姜氏夏日淡装之清秀婉丽。通篇歌词抑扬反复、回环咏叹,却都离不开服饰之盛和仪容之美这两层意思,仅仅只在第 一章的最末 二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中,透露出轻微的讥讽之意。“讽刺之词,直诘易尽,婉道无穷。”(沈德潜《说诗晬语》)与本诗同一母题的《邶风·新台》即属直诘型,而本诗则可说是深得“婉道无穷”的妙致。这种蕴藉深蓄、含而不露的抒写手法,体现了诗人既赞叹这位诸侯夫人的高贵美丽,又惋惜她的违礼秽行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至于读者则可从“子之不淑”中想见这位贵族夫人的丑行。这句诗虽然在全篇中只出现了一次,然而却起到了定性的作用。


如上所述,诗人用来表示直接讽刺的文句,可说是吝啬到了极点,而与之相反,描述这位贵夫人的美丽却是不惜笔墨,从满头玉饰、满身彩绣到如云长发、似玉肌肤,进行了尽情的铺排。如果抛开“子之不淑”的诗句,那么我们只能认为诗人是在由衷地赞叹了。然而,正是有了“子之不淑”这一点睛诗句的管束,也就使诗人的这一作法成为高明的“婉道无穷”的讽刺写法。因为,诗作把这位夫人的形象渲染得越是华贵美丽,那么与她丑恶灵魂所形成的艺术反差也就越大,而读者从诗歌中所能感受到的讽刺意味,也就自然地更为婉郁深长。

《诗经》之《君子偕老》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君子偕老

 [原文]
 君子偕老,
 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鲁委委佗佗作
 如山如河,祎祎它它。韩委
 象服是宜。作逶。)
 子之不淑,
 云如之何?
 (珈、佗、河、宜、何,歌部。)
 玼兮玼兮,
 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
 不屑髢也;(三家也作兮。)
 玉之瑱也,
 象之揥也,
 扬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
 胡然而帝也?
 (髢、揥、皙、帝,歌部。瑱、天,真部。)
 瑳兮瑳兮,
 其之展也,
 蒙彼绉絺,
 是绁袢也。(三家绁作亵。)
 子之清扬,
 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
 邦之媛也!(韩媛作援,齐也作兮。)
 (展、袢、颜、媛,元部。)
 [译文]
 她配君王(指卫宣公)指望白头到老。她(指宣姜)玉簪首饰插满头,体态柔美行步袅娜多姿,犹如山河之蜿蜒,再穿一件象服真漂亮。可你行为不好心灵不美,这可叫我们对你真是没办法。
 多么鲜艳啊多么华丽! 她那绘着野鸡羽毛的礼服啊! 她满头黑发好像乌云,细看竟是假发配在上面。美玉和珍珠镶嵌的耳坠,象牙兽骨刻制的发钗。额头宽广肤白嫩,怎么像天仙下凡,怎么像帝子降临。
 鲜艳啊多么鲜艳! 她那水红色的外衣,还有绉纱的中衣,再穿上那短袖的内衣。她眉清目秀,额角丰满红润。这样的美女实在少见,乃是全国的绝代佳人。
 [评介]
 《君子偕老》三章,一章七句,一章九句,一章八句。这首诗,是讽刺卫宣公夫人宣姜的。《诗小序》:“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又郑《笺》:“夫人,宣公夫人,惠公之母也(即宣姜)。人君,小君也。或者小字误作人字耳。”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夫人者,与‘君子偕老’ 之人也。与 ‘君子偕老’,则当与君子同德;与君子同德,乃可与君子同服天子命服,以为一国母仪。今宣姜之于君子也何如乎?其始也,为伋子妻;其继也,为宣公妾;及其终也,又为公子顽配。则其所与为偕老之人尚不知谁属,其不淑也亦甚矣。”以上诸说,古今学者多从之。
 全诗三章。一章写服饰体态,以见其尊贵。章末明言不淑以刺之。《诗集传》:“委委佗佗,雍容自得之貌。如山安重也。如河,弘广也。”二章写妆扮之盛,犹如天女下凡,帝子降临。三章写淡妆之美,犹如国色天香,似褒实贬。诗人把这位贵妇人写得如此貌美超群,正是为了反衬她内心世界的丑恶。极力渲染她服饰美、仪容美,恰好增强了她心灵不美,行为不美的反衬作用,恰好产生更强的讽刺效果。
 该诗的笔法是以美为刺,似褒实贬,欲刺之故美之,笔触含蓄、辛辣乃似《春秋》笔法。沈德潜《说诗晬语》评之曰:“讽刺之词,直诘易尽,婉道无穷,卫宣姜无复入理,而《君子偕老》一诗,止道其容饰衣服之盛,而首章末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二语逗露之。”又王照圆《诗说》曰:“《君子偕老》诗,笔法绝佳。通篇止‘子之不淑’二句,明露讽刺,馀均叹美之词,含蓄不露。至笔法之妙,尤在首末二句。首云:‘君子偕老’,忽然凭空下此一语,上无缘起,下无联缀,乃所谓声罪致讨,义正词严,上《春秋》笔法。末云:‘邦之媛也!’诎然而止,悠然不尽。一‘也’字如游丝袅空,馀韵绕梁,言外含蕴无穷,是文章歇后法。”
 另外《君子偕老》这篇诗,其藻采之工,音节之妙,亦是炉火纯青之至。清姚际恒评之曰:“为《神女》、《感甄》之滥觞,山河天帝,广揽遐观,惊心动魄,传神写意,有非言辞所能释。”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

[原文]
君子偕老,
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鲁委委佗佗作
如山如河,祎祎它它。韩委
象服是宜。作逶。)
子之不淑,
云如之何?
(珈、佗、河、宜、何,歌部。)
玼兮玼兮,
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
不屑髢也;(三家也作兮。)
玉之瑱也,
象之揥也,
扬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
胡然而帝也?
(髢、揥、皙、帝,歌部。瑱、天,真部。)
瑳兮瑳兮,
其之展也,
蒙彼绉絺,
是绁袢也。(三家绁作亵。)
子之清扬,
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
邦之媛也!(韩媛作援,齐也作兮。)
(展、袢、颜、媛,元部。)
[译文]
她配君王(指卫宣公)指望白头到老。她(指宣姜)玉簪首饰插满头,体态柔美行步袅娜多姿,犹如山河之蜿蜒,再穿一件象服真漂亮。可你行为不好心灵不美,这可叫我们对你真是没办法。
多么鲜艳啊多么华丽! 她那绘着野鸡羽毛的礼服啊! 她满头黑发好像乌云,细看竟是假发配在上面。美玉和珍珠镶嵌的耳坠,象牙兽骨刻制的发钗。额头宽广肤白嫩,怎么像天仙下凡,怎么像帝子降临。
鲜艳啊多么鲜艳! 她那水红色的外衣,还有绉纱的中衣,再穿上那短袖的内衣。她眉清目秀,额角丰满红润。这样的美女实在少见,乃是全国的绝代佳人。
[评介]
《君子偕老》三章,一章七句,一章九句,一章八句。这首诗,是讽刺卫宣公夫人宣姜的。《诗小序》:“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又郑《笺》:“夫人,宣公夫人,惠公之母也(即宣姜)。人君,小君也。或者小字误作人字耳。”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夫人者,与‘君子偕老’ 之人也。与 ‘君子偕老’,则当与君子同德;与君子同德,乃可与君子同服天子命服,以为一国母仪。今宣姜之于君子也何如乎?其始也,为伋子妻;其继也,为宣公妾;及其终也,又为公子顽配。则其所与为偕老之人尚不知谁属,其不淑也亦甚矣。”以上诸说,古今学者多从之。
全诗三章。一章写服饰体态,以见其尊贵。章末明言不淑以刺之。《诗集传》:“委委佗佗,雍容自得之貌。如山安重也。如河,弘广也。”二章写妆扮之盛,犹如天女下凡,帝子降临。三章写淡妆之美,犹如国色天香,似褒实贬。诗人把这位贵妇人写得如此貌美超群,正是为了反衬她内心世界的丑恶。极力渲染她服饰美、仪容美,恰好增强了她心灵不美,行为不美的反衬作用,恰好产生更强的讽刺效果。
该诗的笔法是以美为刺,似褒实贬,欲刺之故美之,笔触含蓄、辛辣乃似《春秋》笔法。沈德潜《说诗晬语》评之曰:“讽刺之词,直诘易尽,婉道无穷,卫宣姜无复入理,而《君子偕老》一诗,止道其容饰衣服之盛,而首章末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二语逗露之。”又王照圆《诗说》曰:“《君子偕老》诗,笔法绝佳。通篇止‘子之不淑’二句,明露讽刺,馀均叹美之词,含蓄不露。至笔法之妙,尤在首末二句。首云:‘君子偕老’,忽然凭空下此一语,上无缘起,下无联缀,乃所谓声罪致讨,义正词严,上《春秋》笔法。末云:‘邦之媛也!’诎然而止,悠然不尽。一‘也’字如游丝袅空,馀韵绕梁,言外含蕴无穷,是文章歇后法。”
另外《君子偕老》这篇诗,其藻采之工,音节之妙,亦是炉火纯青之至。清姚际恒评之曰:“为《神女》、《感甄》之滥觞,山河天帝,广揽遐观,惊心动魄,传神写意,有非言辞所能释。”

☚ 墙有茨   桑中 ☛
000000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