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柳州市壮族教育概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柳州市壮族教育概述 柳州市壮族教育概述汉武帝元鼎六年(111年)设置为潭中县。清以前为壮族主要聚居地。建国后,建制为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市辖四城区,一郊区和柳江、柳城两县。人口1668161万人,其中壮族666785万。市区人口83万(包括郊区),其中壮族13.2万。唐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修孔庙、建学宫,推行教化。至北宋,中原文化广泛传入,促进柳州教育发展,据《广西通史》记载,大中、祥符年间,柳州“人文之盛,与中州垺”,大观中“士弦诵者至三百人,为岭南诸州之最”。明代中后期,科举人材辈出,柳州“八贤”(周琦、戴钦、余勉学、余立、张羽中、孙支强、龙文光、徐养正)对当时柳州政治、文化影响较大。唐、宋、元、明、清历代,有府学、州学、路学、县学、书院等。历代有进士96名,举人824名,科甲鼎盛为桂中之冠。戊戌维新废科举办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了城区第一小学堂,光绪三十三(1907年)年创办了柳州府官立中学堂和马邑两等小学堂。新式学堂的开办,是近代教育进入柳州之始。新桂系统一广西,1933年推行国民基础教育和国民中学,城乡基础教育有所发展。1944年日军入侵,柳州沦陷,市区校舍、设备损失惨重,有的几乎全部被毁。 ☚ 南宁市壮族教育概述 玉林地区壮族教育概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