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玉偷香
关于“窃玉”,旧说多举唐·杨贵妃窃宁玉笛事为据。 《杨太真外传》:“明皇与兄弟同处,妃子窃宁王(注:唐睿宗长子)玉笛吹之。”此说不妥。 据《雍熙乐府》卷八[南吕·一枝花]“子弟收心”套曲有“郑生玉窃,韩寿香拈”语,又卷十[南吕·一枝花]“孤闷”套典有“书房中勉强韩香,兰房内生疏郑玉(按,原作五,误)”语,又同卷[南吕·一枝花]“酒”套曲有:“我有那郑生窃玉权术,韩寿偷香见识”语。 另据《太平乐府》周仲彬《蝶恋花》套曲“朱门深闭贾充香,兰房强揣郑生玉”,皆可证:“窃玉”事属于郑生。可惜故事本末一时尚未考明。 《晋书·贾充传》:“时西域有贡奇香……其女密盗以遗寿(韩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遂以女妻寿。” 窃玉,是指郑生窃玉偷情之事;偷香,是指晋朝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偷了晋武帝赠给其父贾充的西域异香送给韩寿之事。后遂将此二事联系起来,用指男子在外偷情或男女私通。 《警世通言》三十四:“满身窃玉偷香胆,一片撩云拨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