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窄叶旋覆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窄叶旋覆花

【概况】:

异名 线叶旋覆花(《湖南药物志》),姐姐花(《烟台中草药》),蚂蚱膀子(安徽)。

基源 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线叶旋覆花的全草。

原植物 线叶旋覆花Inula linariaefolia Turcz.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基部常有不定根。茎单生或2~3簇生,有细沟,被短柔毛,杂有腺体,中部以上分枝。

基部叶和下部叶有长柄,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0.7~1.5cm,基部渐狭,顶端渐尖,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锯齿,边缘反卷,背面被蛛丝状短柔毛或长伏毛,有腺点;中部叶渐无柄;上部叶渐狭小,线状披针形至线形。

头状花序径1.5~2.5cm,单生或3~5个组成伞房状;花序梗短或细长;总苞半球形,长5~6mm,总苞片约4层,外层较短,线状披针形,上部叶质,下部革质,内层较狭,除中脉外干膜质;缘花舌状,黄色,舌片线状长圆形,长约10mm,顶端3齿裂;中央花管状,长3.5~4mm,顶端5裂,裂片尖三角形。瘦果圆柱形,有细沟,被短粗毛;冠毛1层,白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78页.图636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50~500m的山坡、荒地、路旁或河岸。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各地区。

蒙古、原苏联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咸,温。

❶ 《本经》:“咸,温。”
❷ 《药性论》:“甘”。
❸ 《本草衍义》:“甘、苦、辛。”

归经 入肺、肝、胃经。 ❶ 《纲目》:“手太阴、阳明。”
❷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大肠、膀胱四经。”
❸ 《本草新编》:“入心、肝、大、小肠。”

功效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

主治 胸中痰结,肋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❶ 《本经》:“主结气,肋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❷ 《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肋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❸ 《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❹ 《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
❺ 《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
❻ 《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
❼ 《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
❽ 《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包煎或滤去毛),4.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干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 ❶ 《本草衍义补遗》:“病人涉虚者不宜多服,利大肠,戒之。”
❷ 《本经逢原》:“阴虚劳嗽,风热燥咳,不可误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