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果树保护地栽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果树保护地栽培fruit culture in protec-ted structures

利用人工保护设施栽培果树的方式。在气候条件难以满足果树生长发育需要的地方, 或非季节性生产, 实行保护地栽培有重要价值。
发展简史 17世纪末,法国建成了栽培橘树的“凡格赛”大温室。1880年美国才有温室, 日本最初称“纸屋”以油纸作温室(1830~1844)。此后在西欧不少国家, 相继发展起果树温室。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在比利时和荷兰等国, 以玻璃温室栽培葡萄、无花果和菠萝等,已有相当规模。1940年, 荷兰大约有5 000个葡萄温室, 占地8 600公顷; 比利时约有3 500个葡萄温室, 占地5 250公顷。与此同时, 桃、李、樱桃等温室栽培也有发展。20世纪60年代起, 随着草莓栽培的不断改进, 温室栽培又有了很大的发展。1965年, 荷兰温室草莓为1 050公顷, 1972年增为2 500公顷。意大利有80公顷葡萄和40公顷桃实行温室栽培;7 500公顷葡萄用塑料大棚, 有30%左右的草莓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在亚洲, 日本的保护地栽培较为发达, 起初用温室栽培葡萄, 1965年起用塑料大棚栽培葡萄, 1969年面积达499公顷,到1985年保护地栽培果树的总面积已达4750公顷。其中葡萄占24%, 橘类占14.8%,梨占0.7%,其余为苹果、桃、柿、无花果等。中国大规模保护地栽培果树, 始于20世纪70年代, 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 利用薄膜温室栽培巨峰葡萄,都获得了成功。草莓的地膜覆盖,则已在东北、华北各省推广应用。此外, 日本、以色列在暖地栽培葡萄时, 为了防雨、防病, 采用防雨塑料大棚或温室, 中国浙江省也有少量试用。
类型及用途 依用材、结构可分为若干类型。
地面覆盖 主要用于草莓促成栽培或非季节性生产。其覆盖物过去用马粪、蒿秆。塑料薄膜问世后,多数改用塑料薄膜。冬季在草莓畦内先覆盖一层马粪,以增加根际土壤温度, 然后在畦面加盖薄膜; 春季断霜前, 清除草莓植株上的马粪, 使露出叶片, 薄膜则改为用竹条支撑, 成为以畦为单行的小拱棚。
塑料大棚 用于非季节性栽培, 除草莓外, 还用于葡萄、无花果等促成和延迟栽培。大棚分季节性或长久性两类。前者在大田生产中采用,选择适宜品种,按不同用途、需要,及时设立支柱、框架, 再覆以0.3~0.5毫米厚的塑料薄膜,南北向, 北端密封, 南端设进出口或活动门。露地断霜后, 及时拆除, 恢复大田生产管理。永久性大棚的支柱、框架, 选用水泥柱、角钢等坚固材料, 覆以塑料薄膜, 两端设门,周围设窗,以便于开启、通气降温; 屋顶分为屋脊式与圆拱型两类, 均附有保温草帘, 增加冬季保温能力。
温室 主要用于试验研究, 在生产上以栽培经济价值高的果树, 如桃、柑橘、苹果等非季节性生产, 或在当地不能露地生产的种类。温室的结构, 依各地气候而异, 如在寒地一般跨度为7~9米,长30~75米,前柱高1.5米, 后柱高3.5米, 棚顶倾斜向阳, 北墙为空心墙, 可以加宽至2米, 成为作业室骨架。其结构可以采用钢、钢木混合, 或钢管、水泥混合结构, 门窗采用玻璃、屋顶也附有草帘或苇帘等保温、遮荫设备。供热方式, 可分日光温室和加温温室。日光温室, 利用太阳光能自然加温; 加温温室, 有加温设施, 热源以煤、石油、电力或温泉等为主。屋面可分为单屋顶、双屋顶两种。双屋顶的屋面又有相等或不等式。
无土栽培 在保护设施下,应用培养基质如水、石英砂粒、蛭石或珍珠岩等, 在一定的容器中, 不断供应植物以需要的营养液和空气(水培时), 营养液有多种配制方法, 常用的有:❶硫酸铵8份, 磷酸铵5份,氯化铵3份, 硫酸钙2份, 硫酸镁4份, 加少量微量元素;
❷硫酸铵10份, 过磷酸钙6份, 硫酸钾2.5份,硫酸镁3份, 加少量微量元素。混合后加水500倍,每星期每平方米用量为35克。在果树中以栽培草莓为主,北欧等国, 也用以生产桃。印度栽种菠萝及番木瓜已获得成功。
设施效应 在保护设施中栽培果树, 生态条件就有较大的改善。
温度 由于覆盖, 减少了热量的辐射与对流, 可以较多地保留太阳的辐射热。薄膜覆盖, 春季可提高耕作层土温4~6℃,冬季(11月至12月)可提高1~2℃;塑料大棚内的早春与晚秋旬平均气温可提高8~12℃;加温温室, 可使喜温果树处于20±10℃; 耐寒果树处在15±10℃的适温中。
光照 采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或薄膜, 对自然光照很少影响, 同时, 由于增加了早春和晚秋的温度, 可以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增加了光能的利用率。必要时还可采用日光灯或白炽灯以补足阴天或早、晚光照之不足。
湿度 在保护地条件下, 减少蒸发, 土壤湿度较易保持, 空气湿度则因密闭而易升高。在高温季节和塑料大棚内尤其显著, 通常超过30℃时, 就应通风降温降湿。
技术要点 保护地栽培时, 应随时注意温度湿度的调节,肥料和水的供应以及果实的应市时间等环节。❶在无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温室或塑料大棚中, 应及时注意昼夜、季节间的温湿度变化, 并及时启闭防寒覆盖物(草帘等), 借以调节温湿度和通气, 寒地要加装增温设施。保护地浇水, 以细流沟灌,滴灌等为主,避免温室、棚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病害及徒长或落花落果。在寒冷季节,宜在晴天的中午灌水,以免降低土温;
❷应注意增施有机肥料, 棚或室内每平方米面积, 每个生长季应不少于25~50千克;
❸对于用塑料大棚进行促成或延迟栽培时, 要注意果实的生育期及采收上市期。如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9月初开始设置大棚, 巨峰葡萄可以第二次成熟, 或将正常采收季推迟到12月下旬。
保护地栽培, 由于可以克服不良环境的限制, 随着世界耕地的日益减少, 今后不仅在寒地防冻, 暖地防雨, 以及促成栽培等方面有广阔前景, 在与无土栽培相结合时, 还可以应用于干旱的沙漠地带和荒芜的海岛, 以生产新鲜的果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6: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