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珏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林珏1914—1971黑龙江安达人 林珏
林珏
林珏 林珏1914.5.22—1971.5.25原名唐景阳。笔名有达秋、井羊等。黑龙江安达人。哈尔滨北满特别区师范班毕业。学生时代参加进步活动。三十年代初开始文艺创作,常在校刊上发表诗与散文。曾在《国际协报》、《哈尔滨五日画报》、《大北新画刊》、《哈尔滨公报》及长春《大同报·夜哨》等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有《月夜归来》、《晨曦曲》、《秋之夜》、《送别流浪者》等。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到上海教书,结识鲁迅,参与左翼文学活动及刊物的编辑工作,并在《中流》、《东北作家》等杂志上发表小说《不屈服的孩子》、《山村》、《女犯》、《边城》等大量作品。1939年10月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山村》,列入《烽火小丛书》。1941年参加新四军。抗战期间还曾出版短篇小说集《鞭笞下》和《火种》。他的小说大多反映东北人民的苦难和抗日斗争的现实,语言朴实流畅,感情含蓄,人物性格鲜明,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此外,他还曾出版过三部散文集。日本投降后回哈尔滨,曾任《哈尔滨日报》社社长、哈尔滨文学工作者协会主任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秘书长、黑龙江省文教厅长、文委副主任、沈阳师范学院副院长等职。 ☚ 林纾 林如稷 ☛ 林珏1914—1971现代作家。原名唐景阳,笔名达秋、井羊、林珏。黑龙江省安达县人。3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先后于报刊上发表《月夜归来》、《秋之夜》、《创伤》、《呼声》等大量诗歌散文。1936年参加了在鲁迅指导下的东北作家的文学活动,编辑刊物。抗战胜利后回哈尔滨,曾任《哈尔滨日报》社社长,哈尔滨文学工作者协会主任委员,省文教厅长,沈阳师范学院副院长、辽宁大学副校长等职。建国后仍发表过一些小说和散文、论文。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山村》,列入巴金主编的 《烽火小丛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