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乌骨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乌骨藤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 异名 大样酒饼藤(广东),火索藤(江西),乌骨藤(贵州)。 基源 为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 原植物 白叶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ns(Hance)Merr.(Fissistigma obtusifolium Merr.;Melodorum glaucescens Hance) 形态 攀援灌木,高达3m。叶近革质,长椭圆形稀为倒卵状长圆形,长3~19.5cm,宽1.2~5.5cm,顶端通常圆形,稀微凹,叶面干时淡黄色,背面苍白色,无毛;侧脉10~15对,叶柄长约1cm。 花数朵集成聚伞式总状花序,被黄色绒毛;总花梗长达6cm;萼片圆三角形,长约2mm、外轮花被阔卵状长圆形,长约6mm,内轮花瓣狭,长5mm,被灰白色柔毛;雄蕊多数,药隔三角形;心皮约15枚,被褐色柔毛,柱头2裂,每心皮有2枚胚珠。 成熟果实球形,直径约8mm。花期1~9月,果期全年。(图见《海南植物志》.第1卷图124)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林中,为林中常见植物。分布于福建、台湾、江西、海南、广东、广西、贵州。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挖取根部,除去泥沙。 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附 茎的木质部分含有多种生物碱。 四氢原小檗碱类的(一)-Discretamine;阿朴啡类的(一)-巴婆碱(Asimilobine)、(一)-Norannuradhapurine(一)-Crebanine;菲类的N-甲基芒籽宁(N-Methylatherosperminium),芒籽宁(Athersperminine)、N-去甲芒籽宁(N-Noratherosperminine);氧化阿朴啡类的Oxocrebaine、鹅掌 参考文献 [1]Phytochemistry 1985;24(8):1829 [2]Heterocy cles 1987;26(1):9。【药性】: 性味 辛、涩,温。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止血。 主治 劳伤,风湿关节痛。 《全国中草药汇编》:“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2g;或泡酒。 外用:适量,根皮晒干研粉调敷患处。 使用注意 《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贵州民间药物》):“治劳伤,风湿病:乌骨藤21g,见血飞、铁筷子、五香白藤各15g,泡酒500g。日服3次,每次15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