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浪漫乐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浪漫乐派

浪漫乐派

欧洲19世纪20年代延续至20世纪初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乐派。欧洲文学及艺术(音乐、绘画等)中的浪漫主义可以溯源到18世纪卢梭时代,但形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欧洲封建君主势力复辟的时期,是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条件下的产物。1830年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先进思想的传播,促进了各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但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使进步的社会思潮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因而表现出两种倾向:进步的浪漫主义体现了欧洲革命知识分子不满现实、胸怀理想、渴求变革的民主思想,反动的浪漫主义则表现出逃避现实、掩盖社会矛盾的悲观主义、神秘主义倾向。浪漫乐派上承古典乐派,贝多芬是这两个乐派之间的桥梁,韦伯和舒伯特被认为是浪漫乐派的奠基人。浪漫乐派可被划初、中、后3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初期——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柏辽兹等;中期——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等;后期——普契尼、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一方面继承了古典乐派的优秀传统,同时又以革新的精神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浪漫乐派的特征和建树如下:浪漫主义艺术强调表现感情,将理性置于次要地位,主张无拘束地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因此,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浪漫主义作曲家重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结合,创造了标题音乐这种新的体裁,从文学、诗歌、戏剧、绘画、雕刻作品中汲取题材,扩展了音乐的表现内容。他们喜欢从民间传说、神话史诗、幻想故事中寻找形象,创造出富于想象力的作品。浪漫乐派创造了多种新的体裁形式,如大型的(多乐章或单乐章)交响诗、音乐会序曲、单乐章的随想曲、狂想曲、间奏曲,以及音乐瞬间、无词歌、夜曲等器曲小品,表现了浪漫派作曲家突破程式的创新倾向。浪漫派作曲家重视加强旋律的表现力,精心创造美妙的、抒情性的旋律,从而大大丰富了音乐的旋律宝库。在浪漫派作品中,和声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七和弦和九和弦的使用更为经常,转调手法日渐增多,加强了和声和调性关系的色彩变化。浪漫派作曲家表现了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高度尊重,并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出民族风格,为民族乐派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贝多芬   韦伯 ☛

浪漫乐派

泛指19—20世纪初欧洲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派别。特征是崇尚情感、自由和理想,强调音乐表现的主观性。风格热情奔放、富于抒情性、哲理性、幻想性、民族性。发展了器乐的标题性和声乐套曲,还创造了交响诗、标题交响乐、音乐会序曲、清唱剧等体裁.扩大了音乐的表现力。代表作曲家较早有舒伯特,继有舒曼、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后还有瓦格纳、布鲁克纳等。还有的认为勃拉姆斯及各国的民族乐派,甚至印象主义乐派也为其一支。

浪漫乐派

浪漫乐派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期,欧洲文艺思想界的主潮,因反抗古典主义而起。浪漫主义的音乐,代表人物有韦伯、舒伯特、伯辽兹、肖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等。浪漫乐派从政治思想倾向上看,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创作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在艺术上发展了古典乐派的优良传统,强调音乐与诗、戏剧等艺术相结合,提倡器乐创作的标题性。他们的音乐着力于内心刻画,具有题材新颖、表情细腻、色彩浓郁、体载灵巧、结构自由等特色。如舒柏特的音乐套曲《冬日旅程》等。浪漫乐派支配了音乐世界百余年,他们的努力,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为钢琴家与指挥家充实了丰盛的仓库。其一是特性钢琴曲,另一种是管弦交响音诗,两者皆为浪漫派作曲家的普遍的主观主义之理想产品;此外,管弦乐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也是浪漫乐派不朽的成就。

☚ 古典乐派   民族乐派 ☛
浪漫乐派

浪漫乐派

泛指19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及20世纪初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欧洲作曲派别。最早的代表是韦伯、舒伯特 (另一种观点认为写作 《第三交响乐》 以后的贝多芬也属此派),以后是柏辽兹、罗西尼、舒曼、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等。对19世纪中叶以后的作曲家,有的音乐史家用狭义的后期浪漫派一词予以概括,主要指瓦格纳、布鲁克纳、沃尔夫、马勒、里查、施特劳斯及早期的勋伯格; 有的则使用广义的后期浪漫派概念,不仅包括勃拉姆斯和各国的民族乐派,甚至认为印象派也是它的一个支派。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美学特征是:
❶崇尚感情代替了崇尚理性,强调音乐表现的主观性。严谨的分寸感为奔放的热情和艺术夸张所取代。将感情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的主观幻想性、抒情性和自传性,以及个人心理刻画,是浪漫乐派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内容上突破了古典乐派的限制,形式上则更为自由和多样化。
❷历史和神话题材增多,幻想性大为加强。
❸强调民族特点。特别重视那些最易唤起群众民族感情的音乐语言; 不但作品与本民族音乐密切联系的现象日益普遍,而且兴起了许多民族乐派。
❹发展了音乐的哲理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强调音乐与其它艺术之间的共性,夸大音乐的表现能力,强调音乐承担文学才能完成的任务。还创造、采用了许多象征性手法,增强了音乐的主观性。如舒曼用与自己名字的前几个字母谐音的乐音来写代表他自己的音乐主题,从而使 《狂欢节》 具有音乐报导的性质; 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音乐思维的具体性。
❺重视音乐与其它艺术的结合,强调文学性的诗意。借助于与其它艺术手段的结合来表现复杂的内容,发展了器乐音乐的标题性及声乐套曲和歌剧,创造了交响诗 (李斯特)、多乐章标题交响乐 (柏辽兹)、单乐章标题音乐会序曲(门德尔松)、标题小品套曲 (舒曼)、乐剧 (瓦格纳) 等体裁,增强了作品的易解性。浪漫乐派扩大了音乐的表现力,在和声的色彩性、配器的发展、曲式原则的综合运用和体裁的创新等方面成绩显著。浪漫乐派的音乐美学思想丰富多彩,其中很多音乐家兼为思想家。叔本华把音乐看作世界本身的映象等音乐美学观点,对瓦格纳等有极大影响; 尼采的乐天主义精神对比才的音乐创作有所影响; 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了新德意志派的美学见解。围绕标题音乐与绝对音乐第一系列音乐美学问题,浪漫乐派的音乐家和美学家进行了长期激烈的论争。浪漫乐派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倾向往往存在于同一乐派,同一作曲家或同一作品中,必须具体分析。但总的来看,浪漫乐派仍具有进步作用。浪漫主义音乐文化并不排除古典传统和现实主义,它是古典主义音乐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对后来的音乐发展有深远影响。

☚ 古典乐派   民族乐派 ☛
浪漫乐派

浪漫乐派

泛指19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及20世纪初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欧洲作曲派别。最早的代表是韦伯、舒伯特(另一种观点认为写作《第三交响乐》以后的贝多芬也属此派),以后是柏辽兹、罗西尼、舒曼、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等。对19世纪中叶以后的作曲家,有的音乐史家用狭义的后期浪漫派一词予以概括,主要指瓦格纳、布鲁克纳、沃尔夫、马勒、里查、施特劳斯及早期的勋伯格; 有的则使用广义的后期浪漫派概念,不仅包括勃拉姆斯和各国的民族乐派,甚至认为印象派也是它的一个支派。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美学特征是:
❶崇尚感情代替了崇尚理性,强调音乐表现的主观性。严谨的分寸感为奔放的热情和艺术夸张所取代。将感情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的主观幻想性、抒情性和自传性,以及个人心理刻画,是浪漫乐派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内容上突破了古典乐派的限制,形式上则更为自由和多样化。
❷历史和神话题材增多,幻想性大为加强。
❸强调民族特点。特别重视那些最易唤起群众民族感情的音乐语言;不但作品与本民族音乐密切联系的现象日益普遍,而且兴起了许多民族乐派。
❹发展了音乐的哲理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强调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共性,夸大音乐的表现能力,强调音乐承担文学才能完成的任务。还创造、采用了许多象征性手法,增强了音乐的主观性。如舒曼用与自己名字的前几个字母谐音的乐音来写代表他自己的音乐主题,从而使《狂欢节》具有音乐报导的性质;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音乐思维的具体性。
❺重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结合,强调文学性的诗意。借助于与其他艺术手段的结合来表现复杂的内容,发展了器乐音乐的标题性及声乐套曲和歌剧,创造了交响诗(李斯特)、多乐章标题交响乐(柏辽兹)、单乐章标题音乐会序曲(门德尔松)、标题小品套曲(舒曼)、乐剧(瓦格纳)等体裁,增强了作品的易解性。浪漫乐派扩大了音乐的表现力,在和声的色彩性、配器的发展、曲式原则的综合运用和体裁的创新等方面成绩显著。浪漫乐派的音乐美学思想丰富多彩,其中很多音乐家兼为思想家。叔本华把音乐看作世界本身的映像等音乐美学观点,对瓦格纳等有极大影响;尼采的乐天主义精神对比才的音乐创作有所影响;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了新德意志派的美学见解。围绕标题音乐与绝对音乐第一系列音乐美学问题,浪漫乐派的音乐家和美学家进行了长期激烈的论争。浪漫乐派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倾向往往存在于同一乐派,同一作曲家或同一作品中,必须具体分析。但总的来看,浪漫乐派仍具有进步作用。浪漫主义音乐文化并不排除古典传统和现实主义,它是古典主义音乐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对后来的音乐发展有深远影响。

☚ 古典乐派   民族乐派 ☛

浪漫乐派

romanticis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