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杜甫任右卫率胄曹参军(掌管兵库工作),抽空回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探家。这首诗就写旅途和到家后的所见所闻、遭遇和感想。其时,安禄山已举兵反叛,只是消息尚未传到京城。但是,在诗中诗人已经捕捉到政治动荡、国家动乱的脉搏,在创作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他具有热爱人民的思想,所以诗题虽然是“咏怀”,却忠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并大胆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实际上是一代的史诗。 全诗以“感怀”为中心,分三个大的段落。第一段由开头到“放歌破愁绝”,共32句,叙述自己一贯忧国忧民的志向,咏的是怀抱。“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诗人自申怀抱的名句,也是贯穿全诗的主题。第二段自“岁暮百草零”到“惆怅难再述”,38句,描写自京至奉先,途中所见所闻,刻画朝廷的荒淫骄奢,人民的饥寒交迫,咏的是当前的感怀。由于“穷年忧黎元”,因而从统治阶级的“朱门酒肉臭”,联想到“路有冻死骨”,是封建时代贫贱富贵悬殊的生活写照,读来动人心魄,已成千古名句。自“北辕就泾渭”以下30句是第三段,叙述到家后适逢幼子饥卒的惨状,推己及人,到“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遂至百感交集,咏的是对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忧怀。 由于诗篇为那个时代写真,所以明王嗣奭说: “皆道其实,故称诗史。”(《杜臆》卷一)清杨伦在《杜诗镜铨》中也对此诗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古前人多以质厚清远胜,少陵出而沉郁顿挫,每多大篇,遂为诗道中另辟一门径。无一语蹈袭汉魏,正深得其神理。此及《北征》尤为集内大文章,见老杜平生大本领,所谓‘巨刃摩天’、‘乾坤雷硠’者,唯此种足以当之。”所评均确当不虚。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注释】 1.这诗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杜甫由长安往奉先(今陕西蒲城)探望家属时所作。这时正当安禄山叛乱前夕,而玄宗携贵妃还在骊山华清宫纵情享乐。杜甫途经山下忧愤交集,到家后便写了这首诗。 2.杜陵:在长安东南,杜甫的远祖杜预是京兆杜陵人,杜甫因此自称“京兆杜甫”,或“杜陵布衣”。 3.拙:与机巧相对而言,其实是真率、诚实的。 4.许身:期望自己。 5.稷:舜时农官。契(音xie):舜时司徒。都是贤臣。 6.濩(音huo)落:大而无当。 7.契阔:《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毛传》:“契阔,勤苦也。” 8.觊(音ji)豁:希望施展。 9.穷年:一年到头。黎元:人民。 10.江海志:隐遁江海的愿望。 11.尧舜君:指唐玄宗。 12.廊庙:朝廷。廊庙具:栋梁之材。 13.葵:向日葵。藿:豆叶,并不向日,因葵连类及之。固:故,本。 14.顾:视。惟:思。蝼蚁辈:比喻苟且偷生的小人。 15.大鲸:喻有为之士。辄:每,则。 16.生理:生计。 17.兀兀:勤苦的样子。 18:巢:巢父。由:许由。他们都是传统上认为最清高的隐者。 19.愁绝:极愁。 20.天衢:天空,或帝都。峥嵘:高峻,这里形容云层叠起。 21.客子:杜甫自谓。发:出发。 22.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距长安六十里。 23.嵽嵲(音dienie):形容山高。这里指骊山。玄宗和杨贵妃每年十月都要到骊山华清宫避寒。 24.蚩尤:传说蚩尤与黄帝战,作大雾。这里指雾。 25.瑶池:神话中西王母与周穆王案会之地。即指骊山温泉。郁律:形容暖气氛氲。 26.羽林:皇帝的近卫军。摩戛:挨挤在一起,形容其多。 27.殷:盛,又雷声。胶葛:广大的样子。 28.缨:帽带。长缨:指权,。 29.短褐(音he):粗布短衣,指平民。 30.彤庭:指朝廷。宫庭多用朱红涂饰。 31.城阙:指京城。 32.圣人:唐人对天子的习惯称谓。筐、篚,都是竹器。古礼:皇帝宴会,用筐篚盛币帛赏赐群臣。 33.忽:忽视。至理:深义,即指“实欲邦国活”的道理。 34.“仁者”句:是说有良心的朝臣都应该怵目惊心。 35.内金盘:内廷的金盘。 36.卫:卫青。霍:霍去病。他们都是汉武帝的外戚。此指杨氏家族。 37.神仙:指杨贵妃姊妹。 38.形容衣裳的轻飘。玉质:洁美的身体。 39.逐:伴随,此指管乐弦乐相互伴奏。 40.荣:指朱门的荣华。枯:指冻死骨。 41.自“岁暮”句至此为第二段,写途经骊山的感触。 42.北辕:车向北行。就:近。泾渭:二水名,汇合于昭应县(今临潼)。 43.官渡:公家设立的渡口。改辙:改道。指渡口换到另一条道上。这里指昭应县泾渭二水的渡口,唐时屡迁徙不定。 44.崒兀(音cuwu):危峻的样子,这里形容水势。 45.崆峒(音konngtong):山名,在甘肃平凉西。 46.“恐触”句:《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47.拆:毁。 48.枝撑:支桥的桥柱。 49.寄:客居。异县:指奉先。 50.庶:希望。 51.一哀:《礼记檀弓》:“遇于一哀而出涕。”又“宁”,岂。则是怎能不哭一场的意思。 52.窭(音ju):贫。仓卒:突然,这里指幼子之死。 53.隶:属。 54.抚迹:追抚过去的事,指幼子饿死。 55.平人:平民。骚屑:不安。 56.失业徒:失去产业的人。 57.忧端:愁绪。终南:山名,在长安南。 59.澒洞:浩大的样子。掇:收拾。 今译 在杜陵附近,住着 我这么一个老布衣。 年岁越大,越是痴迷: 竟时常以稷契自许, 这是何等的愚呵! 现在果然是大而不当, 头发已白,却甘于勤苦孤寂。 这个志向除非死了 盖棺而去, 否则,它就总在心头 难熄。 一年到头,我所忧虑 都是老百姓的事, 一声声、发身内心深处的 叹息。 我的老朋友们,都在取笑我太傻气, 而我,却浩歌激烈,不能自已。 我也不是没有归隐的江湖之志, 潇洒地伴陪山林日月隐居。 只是生逢尧舜圣明时代, 怎忍心就这样撒手而去。 当然,而今有的是栋梁之材, 岂会缺少构筑大厦的器具。 唉!我就象朵葵花, 永远向着太阳倾低。 人的本性难移呀, 正如同自然的规律。 转念一想,象我这样的, 就如同只求有穴的蝼蚁, 何必要羡慕那鲸鱼 吞涛吐浪,遨游万里。 由此,我也悟出了人生的道理, 对那些干谒之事,颇以为耻。 就这样,碌碌无为混到今天, 但又怎忍与草木同腐,在尘埃中消失。 到底还是愧对那巢父、许由, 没能象他们那样做个高洁的隐士。 那我,就姑且在沉醉中打发时日, 别人只见我醉酒高歌, 谁又能知道我内心的痛楚, 无端无绪。 岁暮时节,百草凋零枯竭, 疾风似要将高冈撕裂。 峥嵘的阴云笼罩着天街, 我这个他乡客子呵! 出发在中夜。 严霜将我的衣带冻断, 冻僵的手指,难以将它系结。 凌晨时经过骊山, 皇上的行宫 在险峻的山顶 威严高耸。 大雾弥漫在寒冷 的天空, 使我油然想起那阵前作雾的 蚩尤——这战乱的象征。 跌跌撞撞,一闪一滑, 我慢行在这滑湿的 崖谷中。 骊宫的温泉 热气弥漫蒸腾。 羽林军密密麻麻, 摩肩接踵。 君臣正在骊宫寻欢作乐, 乐声雷动,云霄间也在回应。 凡被赐浴的,都头戴长长的冠缨, 参加宴会的,哪有平民百姓。 朝廷所赏赐的丝帛, 都是贫寒家的女子织成。 鞭打着她们的夫家, 搜乱聚敛到京城。 天子把这些丝帛作为赏物, 赏赐给群臣成筐成笼, 本来是希望他们把国家治理强盛。 臣子们如果忽视了这里的深义, 天子又何必有此恩宠? 朝廷里有国士充盈, 其中的仁者,应感到怵目心惊。 况且我听说,内廷里最贵重 的赏赐,都落于外戚公卿 ——如同汉代的卫青、霍去病。 中堂内有神仙般的美女歌舞,玉质般的肌体,烟笼雾蒙。 给客人都穿上轻暖的貂裘皮衣, 悲管清瑟,交相奏鸣。 席上招待的是珍贵的驼掌鲜羹, 还有冬天里难寻的香橘甜橙。 唉!朱门里的酒肉多得发臭, 路边却有冻死的白骨茕茕! 同为做人,咫尺之间却如此不同, 我真难以描述我感慨的心情。 我的车呵,向北徐徐而行, 行到了泾渭二水交汇浊清, 寻找摆渡的渡口, 唉!渡口总是迁移不定。 从西而下的流水 奔腾汹涌, 远远望去,真如险峻的山峰。 只疑是漂来了西北的崆峒, 那不周山的天柱 又被共工角折危倾。 所幸,河桥尚未冲塌, 支撑的桥柱发出吱吱的响声。 过桥的人们攀援着小心走过, 唉!否则,这宽广的河面, 要想渡过,又怎么可能? 我的妻儿们,寄居在客乡异县, 十口之家,被风雨所阻隔。 谁又能久居在外而不顾, 我渴望与她们同饥共渴。 一入家门,就听到号啕痛哭声, 原来,年幼的小儿又死了, ——死于饥饿。 我怎还能忍住悲痛, 禁不住痛哭失声, 连邻里们也都 呜呜咽咽,叹息同情。 唉!我真愧为人父呵, 竟让饥饿贫穷, 夺去儿子年幼的生命! 我哪里知道庄稼已经收获, 贫穷之家,还是会有如此不幸。 象我这样生下来就可免除租税, 又可免除徭役,不去当兵, 还会有此酸心之事, 更何况,那些平民百姓! 我默默地,想到那些 失去产业的人,又想到那些 在边地戍守的士卒。 我的忧愁呵,就越过了 高高的终南山, 象洪水般泻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