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伏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伏威?—624隋末农民起义首领。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年十六,被逼为“盗”。大业九年(613年)与辅公祏、苗海潮起义,转战淮南等地,驻兵六合,逼近江都(今江苏扬州市)。大业十三年大破隋兵,杀隋将陈稜,引兵据历阳(今安徽和县),自称总管,据有江淮间的广大地区。炀帝死,越王杨侗拜他为东道大总管,封楚王。武德二年(619年)接受唐的官爵,受封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吴王,赐姓李。武德五年,被留居于长安,“礼遇甚厚”。后辅公祏反唐,诈称他下的命令,他因此被毒杀。 杜伏威? —624隋末农民起义首领。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与辅公祐发动起义,转战淮南,自称将军,并先后合并其它几支义军,驻军六合,威胁江都(今扬州)。大业十三年(617年)大败隋将陈稜,乘胜破高邮,进占历阳(今安徽和县),据有江淮一带。次年上表隋越王侗,封楚王。武德二年(619年)降唐,封吴王。后因辅公祐率部反唐,他在长安被毒杀。 杜伏威?~624隋末农民起义领袖。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贫苦农民出身。大业九年(613年)底,与辅公祏率众起义,势至江淮间广大地区。大业十四年,上表隋越王侗,被任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武德二年(619年),献款高祖,被任封淮南安抚大使、吴王。五年,入朝,拜太子太师。后辅公祏起兵反唐,威被毒杀。 杜伏威?~624隋末农民起义领袖。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大业九年(613年)底与辅公祏率众起义。转战淮南,自称将军,陆续合并其他部起义军,势力大盛,屯兵六合,威胁江都(今江苏扬州)。十三年(617年)大败隋将陈稜,乘胜破高邮,进据历阳(今安徽和县),自称总管,进用 “士人” 。次年,他上表于隋越王侗,被任为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二年(619年)降唐,被任为淮南安抚大使,封吴王。武德五年(622年)被唐留居长安,后辅公祏领导所部反唐,他在长安被毒杀。 杜伏威 杜伏威见“杜伏威起义”。 ☚ 杜子孚 杜伏威起义 ☛ 杜伏威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与同乡辅公祏为刎颈之交。年十六,起事,人推为主。大业九年(613)入长白山(在今山东境内),依左君行,不得意而去,至淮南,称将军。招苗海潮,败隋将宋颢、来整、陈棱。据历阳(今安徽和县),称总管。江淮起事者皆附。徙丹阳(今江苏南京),自称大行台。隋越王杨侗以之为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降李世民,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安抚大使、上柱国、吴王,赐姓李。遣兵击王世充、李子通、汪华。尽南江东、淮南地,南至南岭,东至海。入长安(今陕西西安),拜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公祏矫其令反唐,唐高祖削其官,没入家产。武德七年(624)暴卒。 杜伏威?—624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领袖。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贫苦农民出身。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底,与辅公祏率众起义,汇合苗海潮、赵破阵等部起义军,据六合,进逼江都(今江苏扬州)。大业十三年,大败隋将陈棱,乘胜破高邮,进据历阳(今安徽和县),自称总管,进用“仕人”。继又合并江淮间各部,占有江淮间广大地区。次年,他上表于隋越王侗,被任为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献款高祖,被任为淮南安抚大使、吴王。五年,入朝,留居长安,拜太子太师。后辅公祏起兵反唐,他在长安被毒杀。 杜伏威?—624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大业九年(613)底,与辅公祏聚众起义,转战淮南,合并苗海潮、赵破阵等起义军。十三年,败隋将陈稜,占据历阳(安徽和县)、丹阳(江苏南京)等地。全盛之时,尽有江东、淮南之地。是隋末起义军中三大主力之一。但意志不坚,先归隋越王侗,为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后降唐,封吴王。武德五年(622),入朝长安,留居。后辅公祏叛唐,诈称伏威之令,伏威被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