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帝235—264
即孙休,孙权第六子。公元252年封为琅玡王。258年休弟孙亮被贬为会稽王。孙綝等迎立孙休。孙休再三辞让后即位。时年二十三岁。年号永安。258—264年在位,共六年。上位初期,孙綝为丞相,孙綝弟孙恩为卫将军。当时孙家一门五侯,皆掌禁军,权倾人主。258年底,孙休当机立断,在张布等帮助下,缚杀孙綝,并夷灭三族。掌握了实权。景帝本人崇尚儒学,锐意于典籍,有意偃武修文,于258年置学官,立五经博士,并令将吏子弟受业。次年又下诏劝课农桑,当时吴国租税过重,吏民营兵多务商贾。景帝令诸卿、尚书议兴农桑,着意减轻租税。后又派大臣周奕、石伟到地方考察将吏清浊,访求民间疾苦。并几次大赦天下。吴国形势一度较好。但将军张布得以重用,并杜塞视听。吴国内阶级矛盾也渐趋激烈,先后有京趾、武陵、庐陵、豫章等地民众造反。264年,海盐民暴动。当年,景帝病重,托丞相濮阳兴辅佐太子后死, 终年三十岁。谥曰景皇帝。葬定陵 (今江苏南京市旧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