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瑛

李 瑛
李 瑛
李立明
林曼叔等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107页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65页

李瑛

关于李瑛
长城上的号角——著名诗人李瑛印象记
我们时代的热情歌手——略论诗人李瑛
带笔从戎——《李瑛评传》中的一章
一个燃烧着的灵魂——李瑛和他的诗
忠于时代、忠于生活、忠于艺术的诗人李瑛
诗人李瑛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
宋 垒
程步涛
晓 雪
尹在勤
章亚昕
李一娟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部编
唐山师专学报1982年2期
海鸥1983年12期
诗刊1984年12期
昆仑1985年5期
创造与人才1987年1期
唐山师专、唐山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2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7)第152页
文坛百家:诗人李瑛长诗《我的中国》出版
李瑛访问记
李维民主编
宋 垒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309页
海韵1980年2集
李瑛

李瑛1926—

诗人。河北丰润人。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新华社记者。新中国成立后任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协理事、《诗刊》编委。1943年开始创作诗歌。194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石城底青苗》。新中国成立后的诗作多是反映部队生活的抒情短章。1976年发表赞颂周总理的抒情诗《一月的哀思》,是其代表作。他的诗多以战士的眼光和感情表现战士的生活,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开掘深刻的时代内容,风格刚柔并济,语言劲秀绚烂。著有诗集《天安门上的红灯》《早晨》《花的原野》《枣林村集》《红柳集》《江和大地》《青春祝福》《红豆》等20余部。有《李瑛抒情诗选》《李瑛诗选》。

☚ 吉学沛   李若冰 ☛
李瑛

李瑛1926—Li Ying

当代诗人。河北丰润县人。1949年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冬,曾到朝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工作并采访,以后长期任《解放军文艺》编辑。出版了诗集《野战诗集》、《战场上的节日》、《天安门上的红灯》。1955年,他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采访,又多次到边防前哨访问,写下了《早晨》、《寄自海防前线的诗》、《静静的哨所》、《花的原野》、《红柳集》、《枣林村集》、《红花满山》、《北疆红似火》,以及国际题材的《时代纪事》、《友谊和花束》、《献给火的年代》等诗集。“文化大革命”后,出版有《进军集》、《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早春》、《在燃烧的战场》、《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南海》和《李瑛抒情诗选》等诗集。
李瑛的诗多反映部队生活,往往把抒写战士与抒写祖国结合起来,祖国的山水美与战士的心灵美得到了较完美的统一。他的抒情短诗往往采用因小及大的方法,从细小的事物入手,驰骋想象,开掘出较深刻的时代主题。他惯于移情于物,而且往往以战士之笔抒战士之情,使诗的形象生动、鲜明,感情柔里含刚,加之语言华美,富于色彩,形成了婉转、明丽、刚柔并济的诗歌风格。《哨所鸡啼》、《雨》等都是能体现这种风格的诗作。新时期以来,除了抒情短诗以外,也写篇幅较长的抒情诗。这些诗气魄宏大,感情激荡,想象壮丽,呈现出豪迈雄浑的特色。代表作《一月的哀思》,以灵车西去、首都百万人民佇立长安街头为周恩来总理送葬的场景作为抒情的触发点,运用反复的表现手法,一咏三叹,淋漓尽致地歌颂了周总理一生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高尚精神。诗的构思严整,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格调悲壮,充分地表现了全国人民悼念总理,继承总理遗志的革命情怀。

☚ 贺敬之   闻捷 ☛
李瑛

李瑛1891—1941

国民党军将领。字楠荪。平江人。早年先后于陆军预备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历任湘军营长、国民革命军教导团团长、第八师第二十四旅少将旅长、第二十四师师长。抗战期间,率部在山东舍乡及河南归德、密县等地与日军作战。在叶县,他向民众保证: “李瑛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之地沦于异族。” 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国民政府传令嘉奖,授予陆军中将军衔,调任第一军副军长。1941年病逝于兰州。

☚ 刘世焱   李志高 ☛
李瑛

李瑛1926~

当代诗人。河北丰润人。中学时开始写诗。1945年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常在报刊上发表诗作。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随军记者,南下后一直在部队从事文化工作。1977年发表的抒情长诗《一月的哀思》,倾诉了全国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沉痛悼念之情,对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进行了愤怒声讨。全诗由低回深沉而悲壮昂扬,情感真挚,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出版诗集20余种,其中《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抒情色彩浓郁,意境蕴藉悠远,且有深切的哲理思考,获1983年全国优秀诗集一等奖。

☚ 黄宗英   公刘 ☛
000064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