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凡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凡例
  • 位置: 首页/附录库/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凡例

 一 条目
 1.本辞典本着准确和不漏的原则, 汇收成语, 计39200多条, 约400万字。
 2. 既收现代通用成语, 也收古代成语, 以提高读者阅读古籍的能力。
 3.意义相同或相近, 但词序、 字面、结构有变化的某些条目, 一般列在其中最常用条目之后, 其余条目则在此条之下注明 “也作× × ××”。 在另外地方, 仍要立目, 写明注音, 并写上“见××××”。
 4. 副条不再行释义等, 如有书例, 可写上例句。 对于有些条目的早期形式, 注 “原作××××”, 均不再释义举例, 但也要立目, 且注明“见××××”。
 二 编排
 1. 以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成语条目。
 2.每条成语描写顺序如下: 词目、 注音、 结构、 释义、 出典、 例句、辨误、 用法、 同义、 反义。
 3.正文前有汉语拼音音节表, 后有成语条目笔画检字表以及成语首字音序检字表, 以备查找。
 三 注音
 1.所收成语均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注音以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为依据。
 2.成语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形式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委员会制定的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GB/T16159-1996) 第4.8款 “成语” 拼写的规定为准:
 4.8.1 四言成语可以分为两个双音节来念的, 中间加短横。
 céngchū-bùqióng (层出不穷)
 fēnpíng-làngjìng (风平浪静)
 àizēng-fēnmíng (爱憎分明)
 shuǐdào-qúchéng (水到渠成)
 yángyáng-dàguān (洋洋大观)
 píngfēn-qiūsè (平分秋色)
 guāngmíng-lěiluò (光明磊落)
 diānsān-dǎosì (颠三倒四)
 4.8.2 不能按两段来念的四言成语、熟语等, 全部连写。
 bùyìlèhū (不亦乐乎)
 zǒng’éryánzhī (总而言之)
 àimònéngzhù (爱莫能助)
 yīyīdàishuǐ (一衣带水)
 húlihútu (糊里糊涂)
 hēibuliūqiū (黑不溜秋)
 diào’ erlángdàng (吊儿郎当)
 四 释义
 1.释义力求简明扼要。
 2.释义一般对字、词不加分注,个别特别难的字词才加以分注。先分注, 后总释。
 3.对成语本义进行总的解释后, 再说明引申义、 比喻义、 后起义,列于本义书例后。
 4.有不同义项, 用①、②分立义项。 例句紧跟在不同义项的释文之后。
 五 出典
 1. 有典故的成语, 均注明出典。
 2.成语出典引文中出现的成语与所收成语字面相同, 引文前标以“语出”, 与所收成语字面有异, 引文前标以 “语本”。
 3. 引文太长, 只注明出典或编者简述说明。
 六 结构
 1.从语法角度分析成语内部结构。
 分析成语结构, 可大致分为并列结构 (如杯水车薪、 好大喜功、 见异思迁、取长补短、语重心长、 相提并论、 字里行间、 党同伐异等)、 主谓结构 (如夜郎自大、 叶公好龙、 水火无情、 奇货可居、 守口如瓶、 儿女情长、祸起萧墙等)、 述宾结构 (如不见经传、别开生面、 异想天开、好为人师等)、述补结构 (如无动于衷、 退避三舍、 荒谬绝伦等)、 偏正结构 (如北门锁钥、梁上君子、过江之鲫、侃侃而谈、秦晋之好等)、兼语结构 (如聚坟成雷、望子成龙、弄假成真、弄巧成拙等)、连动结构(如升堂入室、触景生情、 开门揖盗、 鸣金收兵、卷土重来等)、其他结构 (不能归入上述结构的, 如按兵不动、 昂首望天、 才有余而识不足、曾无与二、 慈父见背等)。
 2.上述成语结构可以摘写为并列、 主谓、 述宾、述补、 偏正、兼语、连动、 其他。
 七 例证
 1. 为便于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本词典每条词目释义之后均有例证。
 2.使用的例证应是规范的、 有文采的, 内容上健康、进步、 向上且政治上稳定的句子, 外国文学译作中的句子不用作例证。 例证中的成语词目用~代表, 以节省篇幅。
 3. 在写作中, 例证应写明出处, 即作者名、 书名, 1911年以前的例证, 还要写明朝代名。
 八 其他
 1.同义成语用→表示, 反义成语用↔表示。
 2.形音义易混的, 加以辨误, 辨误符号用※表示。
 3.用法用△表示。
☚ 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前言 ☛
000003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