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沅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沅发1818—1850

清朝湖南农民起义首领。湖南省新宁县水头村人。出身贫寒,“并无田业”。道光二十七年八月(1847年9月)在新宁与雷再浩、李世德倡立“棒棒会”,利用青莲教作外衣,领导湘桂地区瑶、汉人民和天地会员起义。同年十月起义失败。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湖南南部发生水灾,米价昂贵,官绅乘机勒索农民,民心愤怨,他组织“把子会”,打着“劫富济贫”旗帜,在新宁县密谋起义。率众劫狱,救出杨昌实、李世英,杀死知县万鼎恩,开仓济贫,修筑工事,据城以待。同时派人赴“楚粤两省纠人”,数日间响应者一两千人。在新宁县设立五营十行建制,并有军师、先锋、铁板分工任职。“共分前、后、左、右、中五营”,各营管带俱称大哥,他为总大哥总管五营。屡次击败清兵和地主武装的围剿。后因守卫孤城,后援不继,突围向湖桂边境进伐。同年十二月(1850年1月)被群众拥戴称王。同年十二月二十日(1850年2月5日),率众进入广西,转战贵州,声势大张。克绥宁、破古宜,清廷为之大震,急调湖南、广西、贵州各路数万大军进行合围,兼有团练配合。最后被向荣清军击败被俘,解送北京,英勇就义,年仅三十二岁。

李沅发1818~1850

清代农民起义首领。湖南新宁水头村人。出身贫寒, “并无田业”。道光二十七年八月(1847年9月)在新宁与雷再浩、李世德倡立“棒棒会”,利用青莲教作外衣,领导湘桂地区瑶、汉人民和天地会员起义。同年十月起义失败。二十九年,湖南南部发生水灾,米价昂贵,官绅乘机勒索农民,民心愤怨,他组织“把子会”,打着“劫富济贫”旗帜,在新宁再次密谋起义。数日间响应者一两千人。设立五营十行建制,并有军师、先锋、铁板分工任职。他为总大哥总管五营。同年十二月(1850年1月)被群众拥戴称王。最后被向荣清军击败被俘,解送北京,英勇就义。

李沅发

李沅发1826~1850

一作元发。新宁人。年青时加入天地会,并参加雷再浩起义。1849(道光二十九年)新宁水灾,地主豪绅趁机抬高粮价,他以“劫富济贫”为号召,成立“把子会”组织汉瑶农民300余人起义,攻占新宁县城,杀死县官,队伍很快就扩大到2000人,抗击围城清军达40余日。次年1月突围后转战湘、桂、黔三省20余州县,多次打败清军,引起清廷的震惊,调集鄂湘桂黔四省的营兵前来镇压。在新宁金峰岭战败被俘,解往北京英勇就义。

☚ 李成谋   李星沅 ☛
李沅发

李沅发1826—1850

新宁县人。幼年丧父,家贫无寸土,靠打零工谋食。后加入天地会,反抗贪吏豪绅统治。清道光二十七年 (1847) 雷再浩起义时,他在起义军中担任侦察、联络工作。起义失败后,转入秘密活动。1849年夏,新宁县发生水灾,地主豪绅趁机抬高米价,民心浮动,李沅发趁此创立 “把子会”,以 “劫富济贫”相号召,组织群众,结拜兄弟,策划起义。是年11月27日深夜,他带领群众300余人,直奔县城,火烧东门外文昌书院,城内会众打开东城门,一拥而入,占领新宁县城,开仓分粮,惩处知县,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至1000余人,分设5营,自称总大哥,各营管带称大哥。各地地主连忙纠集武装,合围县城; 提督英俊、长宝道杨炳方率清兵1800余人来攻。双方交战40余天,因城内粮食将尽,于1850年1月11日雨夜撤出东门,在湘桂边界山林中流动作战,多次打退清军和地主武装追剿,队伍曾一度发展到四五千人。清廷迅速调集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省营兵围剿。5月,李沅发被迫从瑶山退回新宁,最后伤亡略尽,力竭被俘,解往北京,英勇就义。

☚ 石砚保   李星沅 ☛
000020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