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元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元阳

李元阳1496—1580

字仁甫、仁夫,号中谿。云南太和(今大理)人。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江阴知县,有政绩。擢监察御使,遇事敢言,巡按关中,奸吏望风解绶。官至荆州知府,以丁忧去任,遂里居不出。与杨慎交谊颇厚。有《李中溪全集》,编有《云南通志》十八卷、《大理府志》十卷。《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二首,皆写景赏花之作,曲文精美典雅。

☚ 陆治   郑汝耿 ☛

李元阳1497—1580

明代白族学者和文学家。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今大理市)人。字仁甫,号中溪。嘉靖五年(1526)进士。初选翰林院庶吉士, 后任江阴县知县,为防止海盗劫掠,亲自操练水军;升监察御史后,刚直敢言。为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县)知府时,体恤人民疾苦,凿井筑堤,兴修水利。二十年因父丧回乡,不再出仕达四十年。生平博学多才, 并重实用,后研究理学,且好释典。著作甚多,曾与同邑学者杨士云共修《大理府志》,后修订为十卷,并修(万历)《云南通志》十七卷,取材精审,又著《心性图说》;其诗文前期反映关心朝政和民生的不少,后期多系寄情山水及唱和应酬之作,今传《李中溪全集》十卷。

李元阳

李元阳

字仁甫。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巡查闽中,疏请均徭并酌量减省。

☚ 赵廷臣   陈懋昭 ☛

李元阳1497—1580

明代白族学者。字仁甫(一作仁夫),号中溪,别号逸民。云南太和(今大理)人。祖籍浙江钱塘,元时远祖李顺官大理路主事,落籍大理,至元阳为第九世,与白族相融。自幼善学能文,学问博通,明习吏事。嘉靖元年(1522),中云贵乡试第二名。五年(1526)登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因议事忤权臣遭排斥,出补江西,主秋闱事。后借母丧,归大理闲居。十年(1531),被起复,出任江阴县令,严卫兵,练水军,修城堡,拒倭寇侵扰。又兴利除害,修水利,减免税粮,人民安业,政绩卓著。离任时,民众“流涕遮道者百余里”,为建生祠,勒碑述其善政百余事。旋擢户部主事,改监察御史,巡按闽中。因极言直谏,外调为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县)知府。任内,凿井修水池,解决人畜用水,又修复荆州扬子江大堤,消除水患,人称“李公堤”。知人善选,拔张居正于童试800人之冠,政绩四闻。因不愿阿事权贵,绝意仕进。十八年(1539),丁父艰,辞官归大理,专意著述。在乡里,与谪居云南的杨慎、白族学者杨士云等过从甚密,优游山水,诗酒唱酬,研讨经史诗文。一生于文史贡献卓著,在闽中曾校刻毕《史记题评》、《十三经注疏》、杜氏《通典》等计764卷。理学、佛学的代表作为《心性图说》。史学著作有《嘉靖大理府志》 (与杨士云同修,原作10卷,今存2卷)、《万历云南通志》17卷,为研究云南地方史的珍贵资料。诗文著作甚丰,有《艳雪台诗》、《中溪漫稿》等,流传至今的有《中溪家传汇稿》10卷(诗4卷,文6卷)。其山水诗造诣高深,诗品、人品对后来的白族文人产生重大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