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1883—1951江苏泰州人 著名画家。擅长工笔人物、花卉、翎毛、草虫、山水。 字:仲宣 朱Zhū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几遍全国各地。今北京,天津,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江西之金溪,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贵州之崇仁,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鲜、蒙、苗、彝、壮、藏、土、回、仡佬、傈僳、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据 《姓苑》 注云: “本高阳氏后,周封 (之)于邾,子孙去 ‘邑’ 为氏。” 郑樵亦注: “本邾也,姓曹,其世系见于邾。邾既失国,子孙去邑以朱为氏。其后盛大者有沛国、丹阳、永城、吴郡、钱塘、义阳、丹阳、太康、河南 (按: 原文如此,二丹阳,当有一处为 ‘丹徒’ 之误。) 之九族,显于汉唐间。” ❷《姓氏考略》 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 “后魏渴浊浑氏 (按: 渴浊浑,《郑通志·氏族略》 作 ‘渴烛浑’;《中国姓氏大全》 引作 ‘浊浑’。) ‘可朱浑’ 并改为朱氏。”郑樵称为 “河南之族”。疑当出自鲜卑族。 ❸又注: “舜臣朱虎之后。” ❹又,赐姓改姓之风,明代甚盛。“朱” 乃明朝国姓,太祖养子李文忠、沐英、何文辉、徐司马皆赐朱,后俱复本姓。正德时,都督钱安、许国义、子武德并赐姓朱氏。又赐都督朱福、朱刚,都指挥朱谦、朱春、朱翥、朱增、朱斌、朱政、朱海、朱岳、朱升、朱晟、朱彪、朱镛、朱钫,指挥千户镇抚旗舍朱钦等百二十人姓,赐舍人朱山、朱准、朱容、朱淮、朱渭、朱欣、朱义、朱大爵、朱印、朱珂、俱国姓; 诏都督江彬、许泰、刘晖、张洪、神周、李琮,指挥焦睿,俱赐国姓; 又,改指挥杨障曰璋、焦椿曰粽、桂曰松、张天祐曰海、廷鸾曰璧、马定曰靖、俱国姓; 又,太祖时赐元人姓名: 策珠尔曰朱采、托果齐曰朱静、甘珠尔曰朱满、都呼曰朱恩、布都罕曰朱窥,以上俱赐国姓。见 《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综合此则之不完全统计,明代之李、沐、何、徐、钱、许、江、刘、张、神、焦、杨、廷、马等多个汉姓或改而姓朱。元代蒙古族亦有改而姓朱者。 ❺傈僳族之朱姓,源于竹氏族。傈语为“玛达扒”。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竹筒里出来的,号称“竹王”。遂以 “玛达扒” 命其族,以族为氏,或取其汉意 “竹”之音,谐以音近之汉姓 “祝”、“朱” 而为单姓。 ❻纳西族之朱姓,或为家名所改。 ❼彝族之朱姓,则出自 “阿奴普”,意为猴氏族。或以为姓。或改为单姓“朱”。 ❽藏族之朱姓,亦源于远古氏族,以族为氏。相传有一神猴与一岩魔女结婚,生下六只猴子,他们又繁衍后代,进化成人,分作六个支系,此即远古藏族的六个氏族,其中就有朱氏。 ❾土族之朱姓、相传为朱荣之后: 元“诺延” (即 “官人”) 癿铁木于明洪武四年 (公元1371年) 率部附明,授小旗,后升百户,其孙名朱荣,以汉习取朱为姓,人称“朱土司”。注 ❺—— ❾见 《中国人的姓名》。 战国时魏有朱亥; 唐末有朱温; 宋代有朱熹; 明代有朱元璋; 当代有朱德。 朱zhū hé(别名)见苼庵。 朱zhū❶赤色。馬融《長笛賦》:“鍯硐隤墜,程表朱裏。”張衡《西京賦》:“神木靈草,朱實離離。” ❷姓。周封高陽氏後裔於邾,子孫去邑(阝)爲氏。張衡《西京賦》:“茂陵之原,陽陵之朱。”朱,朱安世,漢代京師大俠。 朱素臣?—?名㿥,号笙庵。吴县(今江苏吴县)人。一说为朱佐朝之兄。清初戏曲作家。“吴县派”代表作家之一。著有传奇作品二十二种,今存《十五贯》等八种。又曾助李玉校订《北词广正谱》,参予编写传奇《清忠谱》,同李书云合编《音韵须知》。 索引:朱素臣,朱㿥,苼庵。 朱 朱zhū大红色。《豳风·七月》三章:“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毛《传》:“玄,黑而有赤也。朱,深纁也。阳,明也。祭服,玄衣纁裳。”纁,xūn,绛色。绛,大红色。朱熹《集传》:“凡此蚕绩之所成者,皆染之。或玄或黄,而其朱者,尤为鲜明,皆以供上而为公子之裳。”《小雅·采芑》二章:“朱芾斯皇,有玱葱珩。”毛《传》:“朱芾,黄朱芾也。皇,犹煌煌也。玱珩,声也。葱,苍也。” 芾,fú,蔽滕。孔《疏》:“王命之服,黄朱之芾于此煌煌然鲜美,又有玱玱然之声所佩苍玉之珩,以此车服之美,而往征伐也。”《鲁颂·閟宫》五章:“公徒三万,贝胄朱綅。”毛《传》:“贝胄,贝饰也。朱綅,以朱綅缀之。”《说文》:“綅,线也。”贝胄朱綅,言以红线连缀贝于头盔之上。 ☚ 乔木 朱英 ☛ 朱读音zh·u(-),为u韵目,属u—ü韵部。章俱切,平,虞韵。 ❶赤色。 ❷朱砂。 ❸姓。 上一条: 吐 下一条: 硃
朱读音sh·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慵朱切,平,虞韵。 ❶[朱提]古县名,西汉置,在今云南省昭通。 上一条: 璹 下一条: 尗 朱tʂu213 (pfu213)赤红色,比大红略浅: ~红,~文。古字作絑。《说文》:“絑,纯赤也。《虞书》: ‘丹朱如此。’” 段注: “凡经传言朱皆当作絑,朱当假借字也。朱者,赤心木也。” 许据壁中古文作丹絑,朱行而絑废。 朱〔zhu〕 朱砂 〔zhu sha〕zhud shad;joud shad. 朱硃ㄓㄨzhū二2024形愚钝。西南官话。四川。章炳麟《新方言・释言》:「铢字亦作~…今四川谓愚为~。」   朱zhu❶大红色。《韩非子·十过》:“墨染其外而~画其内。”《孟子·尽心下》:“恶(wu)紫,恐其乱~也。”(恶:厌恶。其:它。) ❷[朱门]豪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隐〉明清江湖诸行指前。见《新刻江湖切要·地理类》。 朱硃❷zhū❶大红色 △ ~红|~门。 ❷朱砂 △ 近~者赤。 ❸姓。 朱zhū
朱硃 ❷❶大红色:~红︱~墨︱~笔︱~批︱~文︱~漆︱~签︱~颜︱~门。 ❷朱砂,矿物名,为含汞的无机化合物,红色,无毒。可作颜料或供药用:~墨︱近~者赤,近墨者黑。 朱zhū❶ 大红色:朱红│朱漆。 ❷ 朱砂,一种朱红色矿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❸ 姓。 朱(1次) 红色。~尘筵些《魂》 朱zhu朱笔 朱门 朱墨 朱批 朱漆 朱雀 朱砂 朱文 朱门绣户 朱楼碧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朱(同)红 绛 丹 赤 朱zhū红色:(秦钟)眉清目秀,粉面~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七·164)
朱zhū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土部 > 方地 > 丹1 > 朱 朱 zhū 朱zhū明清江湖社会谓前 (方位)。《新刻江湖切要·地理类》:“前: 朱。” 墨;朱○墨mò(形)黑色:~菊|~镜|朱~套印|~染鹭鸶染不黑。 ●朱zhū(形)古指正红色:~笔|~漆|~墨加批|~门生饿殍,白屋出公卿|近~者赤,近墨者黑。 朱zhū〖名词〗 一、朱红,正红色(2)。《庄辛论幸臣》: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灵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不知道子发正接受楚灵王的命令,准备用朱红色的绳子绑上自己送去见楚灵王。《滕王阁序》:朱帘暮卷西山雨。傍晚西山的雨洒进卷起的朱红色门帘。 二、指丹朱。传说中尧之子,他傲慢荒淫,尧因禅位于舜(1)。《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朱、象、管、蔡是矣。——丹朱、象、管叔、蔡叔就是这样。 朱zhū大红色。《论语·阳货》:“恶紫之夺~也。”(恶wù:憎恶。)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缨宝饰之帽。” 朱*zhuD6EC ❶〈文〉赤心木(见《说文解字》)。 ❷朱红;大红色:~门(豪门)/~笔。 ❸朱砂,一种矿物名,化学成分为硫化汞,色鲜红,可用来炼汞做颜料或入药。 ❹姓。 各种程度的红色 各种程度的红色鲜艳的红色:猩(猩色;猩血;猩朱;猩猩血;猩猩色) 赩(赩红) 血(血红;血红色) 胭脂 鲜红 炫红 露红 夭红 娇红 腥红 绯红 飞红 艳红 嫣红 火红色:焦红 像猩猩血那样的鲜红色:猩红 猩猩红 鲜明的红色:红馥馥 比较鲜艳的红色:朱红 比朱红略浅的颜色:赤(赤红色) 炎(~霞) 赨 骍(骍骍;骍赪;骍红;骍頳) 赪(~霞;~颜) 頳(頳色) 赯(~紫) 赩(歙赩) 火色燕支 燕脂 鼠肝(鼠肝色) 浅赤色:缊 暗赤或鲜红的颜色:血色 深赤色:浃赪 赤色的样子:煇煇 很红的颜色:大红(大红色) 很重的红色:朱 茜(茜红;~纱) 蔫红蕉红 青缇 渥绛 深红色 比大红略浅的红色:品红 像鲜血那样的颜色:血红 ☚ 红的间色 浅红色 ☛
水果 水果桃:桃(桃子;雪~;早~;蟠~;扁~;蹊~) 仙果 仙木 妖客 余甘尉 短命花 仙桃:宫桃 灵桃 鸭桃 梨:梨(梨子;红~;黄~;白~;沙~;安~;雪~;甜~;酥~;酸~;洋~;霜梨) 快果 蜜父 淡客玉乳 果蜜宗 文林郎 百损黄 橘:橘(橘子;橘奴;密橘;霜橘) 珠颗黄团 三十子 橘的一个品种:柑(柑子;柑橘;霜柑)霜包 霜苞 金橘:山橘 卢橘 夏橘 黄金丸 黄金弹 成熟的橘或橘皮:黄苞 橙子:橙(黄橙) 广柑 广橘 黄果 金毬 鹄壳 橘实的美称:金衣丹 香蕉:龙牙蕉 枇杷:蜡儿 蜡兄 卢橘 炎果 黄金丸 桑果:葚(桑葚) 椹(桑椹) 桑黮 桑实 杏子:杏(~仁;红~) 甜梅 艳客 李子:李(红~;郁~;嘉庆李) 嘉庆子 芒果:檨 木亡果 苹果:苹(秋~满树) 柰(柰子) 柚子:柚(香柚) 文旦 文当 石榴:榴(楉~;若榴;海~;珠榴;安石榴) 金樱 丹若 天浆 涂林阿措 村客 若留 石醋醋 锦香囊 樱桃:樱 含桃 荆桃 牛桃 李桃 莺桃 麦英 石蜜 朱茱 崖蜜 樱桃的美称:珠樱 樱桃的一种:朱 荔枝:荔(荔子;荔支;丹荔) 离枝 离支 侧生 红罗 白啖 红云 晚红 香囊 皴皮(皴皮生) 绛衣娘御仙花 赬虬珠 水晶丸 玉真子状元红 水浮子 桂圆:龙眼 龙目 龙珠 圆眼 比目 益智 骊珠 燕卵 鲛泪 聪明丸绣水团 荔枝奴 猕猴桃:杨桃 苌楚 葡萄:葡(葡桃) 萄(~酒) 蒲桃 蒲陶 玄玉 玄珠 月支藤 无花果:蜜果 映日果 木馒头 底珍树 传说中的仙果:云实象果 新鲜的水果:鲜货 ☚ 果实名 穗子 ☛
各方1 各方1四方,各个方位:四方 四乡 四维 四远 四宇 四封 四外 四隅 四面 流方 东南西北 四角,四方:角角 四方和四隅:八方 八都 八隅 八陲八区 八乡 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五方(~杂处) 东西南北和上下:六合 六方 东方:东(东面;东边;东部;东头;东首;东维;东隅;正~;以~;大~;近~;远~) 春(春方) 朝青(青方;青羌) 震(震方;震位;震区;震宫;震维) 少阳 阳方 东北方:艮(艮隅;艮维) 东南方:巽(巽维) 辰巳 龙翼 极东:泰东 南方:南(南面;南纪;南服;南离;南道;南端;天~) 赤(赤方;赤位) 炎(炎天) 午 朱(朱方;朱冥) 离(离方;离南) 暑门 火维 蛮方 正阳 南天,南方:离宫 西南方:朱天 坤维 西方:西(~侧;~翼;~天;西边;西头;西金;西商;西圉) 兑(兑域) 右(山~;江~) 金庚 金方 鲜方 阴方 迁方 秋方 秋陆 毛兽 少阴 古代对西方的称呼:沃野 西北方:干(干位;~风;干方) 幽天 正西:直西 极西:泰西 北方:北(北面;北部;~国;山~;有~) 朔(朔方;穷朔) 癸 玄(玄方;玄朔) 背 伏方 太冥积冰 戴斗 黑后 霜碛 南北方:青竹丹枫 正北方:直北 极远的北方:穷北
另见:方向 辨认 各面 ☚ 各种方向 高处 ☛ 朱zhū❶大红色。如:朱门。 ❷朱砂。 ❸姓。 朱(Ⅱ❶硃)zhūⅠ (朱红) vermilion; scarlet; bright red Ⅱ ❶ (朱砂) cinnabar ❷ (姓氏) a surname: ~ 熹 Zhu Xi 另见 see also shū。 ◆朱笔 a pen using red ink originally used by an emperor in signing decrees now often used by school teachers to correct student papers; brush-pen dipped in red ink; 朱唇皓齿 red lips and white teeth; rosy lips and ivory white teeth; 朱顶雀 redpoll; linnet; 朱古力 chocolate; 朱红 ponceau; vermilion; bright red; scarlet; 朱槿 jaba; 朱鹭 (crested) ibis; 朱门 vermilion gates, red-lacquered doors of wealthy homes;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Wine and meat rot behind vermilion gates while at the roadside people freeze to death.;Behind the red doors meat and wine go to waste while out on the road lie the bones of the frozen.; 朱墨 red and black; ink made of cinnabar; 朱批 comments [remarks] written in red with a brush; 朱漆 red paint; red lacquer; 朱雀 rosefinch; 朱砂 cinnabar; zinnober; 朱文 characters on a seal carved in relief; 朱颜 peach blossom face of a beauty; youth 朱zhū❶ 朱唇粉面|朱唇皓齿|朱口皓齿|朱楼碧瓦|朱门绣户|朱颜鹤发
❷ 垂朱拖紫|调朱弄粉|纡朱拖紫
❸ 点头朱衣|绿窗朱户|绿发朱颜
❹ 恶紫夺朱|傅粉施朱|以紫乱朱 朱zhū (金) (篆) 指事字,甲骨文、金文为“木”字中间加一点,表示树心。松柏、檀香之类树木树心为红色。“朱”的本义即红或赤。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zhū 株(守株待兔) 珠(珠光宝气) 蛛(蛛丝马迹) 诛(口诛笔伐) 铢(锱铢必较) 侏(侏儒) 茱(遍插茱萸少一人) 邾(古国名,在今山东邹县) shū 殊(特殊) 姝(“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陌上桑》)
280.趣談“朱”字朱,指事字,指斷木以後留下的樹根,株本字,借爲紅色之朱,加木返還。
朱 甲骨文; 金文; 篆zhū[指事,指木之心。(《説文》:“朱,赤心木。松柏屬。從木,一在其中。”許慎先生以爲松柏屬,實乃偏頗。初文本指樹墩,爲株本字(守株待兔),藉以表示抽象的紅色〈朱紅、朱砂〉。姓,明朝帝王之姓。)]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朱門,古代貴族的大門漆成紅色,用以指豪富人家,《紅樓夢》裏的甯國府、榮國府稱得上朱門豪宅。) [宋]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中秋月,遍照華樓,又低照雕花窗戶,照得失眠人睡意更無。) 朱硃zhū(6画)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只有意思是 “朱砂” 的朱字写作繁体的 “硃”,其他用法的朱字没有繁体。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朱1zhū6画 丿部 (1) 大红色: ~红|~漆。 (2) 姓。
*朱2(硃)zhū朱砂,矿物名,化学成分是硫化汞,颜色鲜红,是提炼水银的重要原料,也可做颜料、药材。 朱 ☚ 柢 根 ☛ 朱硃zhū甲骨文和两周文字从木,中间一竖上作一点或一横。周代个别的作两横。一点或一横指在木的中心。是指事字。《说文》说是赤心木。属松柏一类。引申指大红色。又引申指大红色的物品。约中古时作朱砂的简称。如:(西域高昌)出赤盐如朱(见《隋书》)。约宋代以前造硃字,加石旁,用于硃砂,现作繁体字。见《总表》。 又叫丹砂或辰砂。是矿物名。化学成分是硫化汞,颜色鲜红,是提炼水银的重要原料。又可作颜料或药材。 朱硃★繁◎常★常◎常
zhū朱,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木,中间用一点或一横指示树干的部位,本义为树干(是“株”的本字),引申为树干中心呈赤色的一种树木、大红色、朱砂(一种矿物,大红色,可做颜料或药材)等,假借为姓。朱砂,后来也作“硃砂”。硃,形声,从石,朱声,朱砂。《简化字表》把“硃”简作“朱”,采用本字。 【辨析】 ❶“朱”与“硃”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以“朱”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u,但声母不同。zhū:珠、株、蛛、诛、茱、侏、邾、洙、铢∣shū:殊、姝。 ❸朱/赤/丹/红/彤 见50页“赤”。 【构词】 朱红(朱紅)∣朱漆(朱漆)∣朱雀(朱雀)∣朱笔(硃筆)∣朱批(硃批)∣朱砂(硃砂)朱 甲 金 篆 隶zhū【析形】指事字。古文字形从木,木中加一横或一点,表示树干所在。 【释义】《字汇》:“木之身也。”本义为树干,古书中通写作“株”。有些树木,干为红心,为上好木材,故有红心木之意。又引申为大红色。古人认为:“朱,正色。紫,间色。”因此“朱”常与高贵、奢华的事物相关,如[朱门]本指红漆大门,借指贵族豪富之家。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indicative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ful part is 木(mù,the wood).A dot or a cross is added on木,which means the trunk of the tree. 【original meaning】The tree trunk. 朱 ☚ 戍 鼄 ☛ 000007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