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埃及奴隶制经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埃及奴隶制经济

古埃及奴隶制经济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埃及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只有尼罗河下游三角洲以及南部自苏丹边界至开罗的狭长谷地。由于尼罗河流域以外严酷的自然环境隔离了埃及,在上古较长时期内不易受到外族侵犯。每年7月尼罗河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大约在公元前五千年,埃及人已进入定居的农业生活。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了初步发展,种植作物包括大麦、小麦、亚麻、蓖麻、芝麻、葡萄等,繁殖猪、羊、牛等牲畜。公元前3500年前后,埃及开始出现一些最初的奴隶制小国——州,为了争夺水源、土地、财富,州之间不断混战兼并。混战兼并的结果形成了南部和北部两个独立的王国——下埃及王国和上埃及王国,这之前的历史统称 “前王朝时期”。这段历史时期主要经济特点是奴隶制社会逐渐形成,奴隶制国家也已初步形成雏形。奴隶主要来源于征战所俘的俘虏,以及一些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贫民。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前后,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灭下埃及,统一了整个埃及,埃及历史由此进入早期王朝时期 (约公元前3100—前2686)。这段时期埃及开始建立起奴隶主专制机构,国王自称法老,掌握全国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以及拥有全国的土地。法老以下设有各级官吏,辅佐法老管理国家,形成庞大的国家机器。法老时常利用他庞大的军队征服四方,对邻近地区进行掠夺性出征,抢得了大量财富、奴隶。奴隶在法老和权贵的农庄以及寺庙内辛勤劳动,耕种土地,管理果园,放牧牲畜,捕鱼、打猎等。社会分工得到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各种专业性的作坊,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内外贸易随之发展起来,集市开始出现,庞大的船队携带大量物品到邻近国家进行对外贸易。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将全国水利系统置于统一管理之下,建设和完善了全国性的灌溉、航运系统,进一步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当时上埃及地区是全国乃至地中海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中心之一,下埃及地区则是畜牧业中心。但由于无休止的征战,滥用民力修建金字塔,以及繁重的赋税迫使奴隶进行大规模反抗和起义,终于使古埃及从公元前2100多年起陷入分裂和混乱。
公元前2040年前后底比斯王朝再次统一埃及,加强了法老权力,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青铜器的使用日渐普及,纺织业和造船业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称为 “中王国时期”。这一时期重要经济特点是中小奴隶主大量出现,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他们利用奴隶和土地把生产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同时加强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公元前17世纪初由于游牧部落入侵和大规模奴隶起义风潮,中王国迅速衰亡了。
公元前16世纪中叶法老雅赫摩斯一世重新统一了整个埃及。随后将全国分为南北两大行政区,强化了行政首脑管理经济的职权。史称 “新王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明显的增长,农业生产工具得到广泛改善,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畜牧业中马的繁殖和使用、骡的出现和羊的改良也大大改善了畜牧业。手工业进步尤为显著,冶金术得到很大提高,纺织工具进一步改善,出现了规模很大的手工作坊,内外贸易也日趋活跃。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境外各种商品源源不断涌入埃及,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商业以物物交换为主,并主要由神庙掌握。奴隶数目大大增加,在王室、神庙、农庄中进行生产,手工作坊和建筑工地上也大量使用奴隶。农民被奴役、被剥削的程度和范围进一步加大。在新王国后期,权力开始集中于祭司和军官手上,在法老与祭司之间一次次权力争斗中,新王国终于走向衰亡。
古埃及奴隶制国家是文明史上最早形成的国家。古埃及奴隶制经济运行时间跨度达到2000多年,在奴隶和农民的辛勤劳动下,古埃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奴隶制度使人类第一次能够集中全社会范围内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规模巨大的建设、运输、商业活动,其影响遍及西亚、北非、地中海等广大地区。私有制得到确立和充分发展,农业、畜牧业不断得到提高和改进,商业高度发达,形成全国性和跨国界性的商业网络,货币也初次以贵金属的形式出现。在科学、文化、宗教、建筑等许多领域内取得了极为丰富的、高度发达的成果,在世界经济史、文明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世界经济发展史   古巴比伦奴隶制经济 ☛
000038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