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埃及艺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埃及艺术

古埃及艺术公元前3000—前332

古埃及从美尼斯统一起至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为止的近3千年历史经历了31个王朝,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埃及。
埃及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很深的宗教影响,主要服务对象是国王与贵族,保存至今的有陵墓、神庙建筑、雕刻、壁画及工艺美术等。
埃及人追求冥界继续生存的观念体现在宏伟的金字塔建筑上,他们用巨石筑成三角形的塔身,内有放置木乃伊的墓室,墓壁上绘有表现国王生前功绩和供死后继续享用的宴会、歌舞等情景的壁画和浮雕,随葬的还有精致的工艺品和国王、王妃的雕像。
埃及的艺术有一套严密的格式,早在第一王朝纳美尔王的石碑上,已经出现了埃及艺术所特有的“正面律”的造型特征:在五官轮廓清楚的侧面脸上,画着正面的眼睛、双肩、胸和双臂呈正面形,而双腿和双脚又是侧面的。另外在表现众多的人物场景时,形体的大小按人物不同等级而定,国王与权贵的形体总是大于下层人物,这些形成了埃及艺术的独特风格,并在绘画、圆雕、浮雕艺术中保持了数千年之久。
埃及人坚信死后能转世再生,不仅把尸体用木乃伊的方式保存完好,还要把自己的形象刻制成石头雕像,以求死后灵魂附于雕像上而永生。这些雕像以一套程式化的手法来体现,立像多僵直呆立,左脚前伸,坐像则双腿并拢,双手放在膝上并赋以色彩,女性皮肤呈淡淡的黄褐色,穿以白色服装,男性呈深褐肤色,深蓝色的头发。如古王国时期的《库孚拉王像》和《门考拉及其妃立像》就是用这种手法表现的作品,在遵循严格的程式化表现手法的同时也出现了追求更为写实风格的艺术,如著名的木雕《村长像》和《书记像》。这一时期的浮雕艺术已出现了具有叙事性的作品如萨胡拉墓的《战胜利比亚人》、马尼斯墓的《战胜贝杜因人》和《用绳索缚牛》等作品。也出现了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如彩色浅浮雕《农业劳动图》。古王国的雕刻家已掌握了有力的写实技巧和一定的解剖知识,并在刻划人物精神感情上取得了一些经验。质朴、洗练、严谨是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
中王国的艺术在处理手法上有所发展,较前更复杂和细腻,在造型和色彩上也有了新的尝试。木雕《女子像》以生动的姿态表现了头顶方斗的劳动妇女,在衣服上绘有彩色花纹;高达18米的《阿美涅姆赫特三世像》也属这一时期的作品。浮雕有十一王朝的《王妃化妆图》、十二王朝的《荷尔神与谢努塞特一世》。中王国时代的坟墓随葬有许多小雕像,题材涉及武士、渔民网鱼和表现生活场景的《奴隶察看牛群》等。这一时期的艺术在承袭发展古王国时代传统的基础上,手法更加细腻精致。
中王国之后,埃及艺术出现了不景气的阶段。直到十八王朝,随着埃及经济的昌盛,艺术也随之繁荣,并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富于精美和优雅的风格,写实手法也得到了发展,如:《阿门霍特普二世像》、《王妃太伊头像》、《拿着睡莲的妇女胸像》,但这些艺术品仍严格地遵循着以往的法则。只是在十八王朝的法老埃赫那顿时代,才改变了一如既往的埃及艺术格式。艺术家们进行新的探索,如《法老图坦卡门和王妃》表现的是国王和王后温暖的家庭生活,王后正用手轻轻地抚摸神态慈祥的国王的肩。另一作品表现了抱着女儿的国王和王妃,完全摒弃了传统的表现国王时所遵循的法则,出现了世俗生活气息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但埃赫那顿所开创的自由的创作空气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十九王朝,艺术又恢复了以往的传统格式。
古埃及的绘画主要是为墓室和神庙所作的壁画,其内容有宗教活动、歌舞宴会、打猎耕种、风景花鸟等,富于装饰性。画面以满、密为特点,人物或动物并列成行,主要形象画大些,空白处画上图案或象形文字,画面既有秩序又有节奏的变化,色彩强烈、明快,人物造型遵循“正面律”的格式。
早期王朝时期的壁画保存至今甚少,古王国时期发现了大量壁画,内容较丰富,有日常生活的场面。中王国时期的壁画流传至今也不多,这一时期的壁画更注意写实的表现手法,题材较丰富。到新王国时期,壁画艺术发展到新的阶段,在保持传统的形式法则基础上,表现手法更趋成熟,有丰富的变化。
后期埃及艺术逐渐衰落,受到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影响。

☚ 原始社会的艺术   金字塔 ☛
000010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