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胶合性质glueability of wood木材之间或木材与其他材料之间,借助于胶粘剂或专门处理技术使之胶接成为一体的难易和耐久程度。胶合性质,是木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木材胶合性质通常以胶合强度表示。 就木材本身来说,影响胶合性质最重要因素有树种、密度、含水率和表面质量等。按胶接的难易,不同树种可分为4类:易胶接树种木材如白杨等;在适当条件下较易胶接树种木材如花旗松等;在精心控制的条件下可胶接树种木材如山毛榉等;难胶接树种木材如柚木等。一般讲,胶接强度随着木材的密度增加而提高,但是当其密度超过0.7~0.8千克/立方米,胶接强度降低。含水率在5~12%之间,胶接质量高。含水率超过此范围越大,胶接强度越低;如木材经过度干燥,使含水率太低,造成木材表面疏水,亦不利于胶接。木材的胶接通过表面附着进行,直接影响胶接的表面质量由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决定,如表面是否平整,有无空气中飘浮的杂质,表面暴露于空气中是否已钝化,抽提物(见木材提取物)是否升迁到表面等等。如果抽提物是油性物质,则不利于胶接。抽提物的酸碱度或化学活性物质也会促进或抑制胶接过程。对于胶合而言,胶接面的表面质量好坏常体现在浸润性上,浸润性好,易于胶接,表面质量好,强度也高。反之,浸润性不佳,胶接强度就低。浸润性常用测定水滴在表面的接触角来度量。 上列诸因素的基础是木材的构造和化学组成。木材之所以较有利于胶接,与其多孔性及化学成分有关。木材具有细胞腔、胞间隙和纹孔等孔隙,孔隙度占其体积可高达80%以上。构造上的多孔性,便于液态胶粘剂浸润,进入内层形成“胶钉”,胶接成一体。木材是天然弹性一塑性材料,受力时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其塑性变形在木材干燥、温度低和压缩状态下可以固定,这有利于加压使胶接面紧密接触。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纤维素是D-吡喃式葡萄糖基相互以1,4-β苷键联接而成的多糖,纤维素分子中的每个基环均有3个醇羟基。木质素是苯基丙烷单元主要通过C—C键或醚键结合起来的高聚物。在高温下,木质素可被水软化并部分塑化,木质素分子中有羟基、羰基和甲氧基等官能团。羟基等官能团使木材可浸润,羟基还能与异氰酸酯胶粘剂反应生成化学键。 
半纤维素是存在于细胞壁中一群非纤维素不均聚糖的总称。其中的戊聚糖在100℃以上的热水中容易水解,在170~200℃时部分水解并转化成糠醛。糠醛可与木质素缩合,从而改变未溶解木材的特性,也可借此进行不加胶粘剂的木材自身胶接。木材胶合性质glueability of wood木材之间或木材与其他材料之间,借助胶黏剂或专门处理技术使之胶接为一体的难易和耐久程度。通常以胶合强度表示。就木材本身来说,影响胶合性质的最重要因素有树种、密度、含水率和表面质量等。但其基础则是木材的构造和化学组成。木材构造上的多孔性,便于液态胶黏剂浸润,进入内层形成胶钉,胶接在一起。按胶接的难易,不同树种可分为4类:易胶接树种木材如白杨等;在适宜条件下较易胶接木材如花旗松等;在精心控制的条件下可胶接树种木材如山毛榉等;难胶接树种木材如柚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