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药的来源
朝药的应用和发展,如同中药一样,经历了长期的实践过程。自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广大朝鲜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斗争中,运用固有的文化知识进行防病治病工作,逐步引用中药和东药,总结防病治病经验,日益丰富用药知识,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药物疗法。
朝药基本上引用中药和东药,总结民间用药实践两个方面的来源。“四象药物”完全是引用了中药,结合四象医学理论,作为自己民族的防病治病的武器。如《四象金匮秘方》收载的1297个方剂,《汉方医学指南》收载的1500多个方剂,都是引用中药,组成了方剂;《东医宝鉴》收载的15类1400种药材,《增补方药合编》收载的41类515种药材,也都是引用了中药。当归(Angelicagigasi)、川芎(Ligusticum、-fficinale)、羌活(ster-icum Praetiitum)、犬和归(也叫东当归Angelicaacutiloba),均是从朝鲜或日本的栽培品种引种过来应用于防病治病。其余大部分是总结了朝鲜族民间药物疗法的经验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止血石、苦参虫、青蒿等,都是一百多年的防病治病实践中发现和运用的。朝药作为民族的传统医药,既有口耳相传,也有文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族民族医药事业获得了新生。尤其近几年来,对朝药资源进行了普查、整理和出版了大量资料和目录。许多流传在民间的药材和方剂陆续发掘出来,并得到交流和推广。对许多重要常用朝药的成分分析,药理实验,剂型改进以及朝中医结合,朝西医结合寻找和研究防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朝药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