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曾熙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曾熙1861,一作1859、1860—1930,一作1929湖南衡阳人 曾熙
曾熙清故兵部主事曾君墓志铭 陈三立 广清碑传集第十八卷第1244页,民国人物碑传集第790页 曾熙1858——1930初名嗣元,字子緝,號南宗,湖南衡陽人,1858年 (清咸豐八年)生。清末主講石鼓書院,並兼漢壽龍池書院山長。1903年癸卯恩科進士。擅書法。民國成立後,赴滬賣字,62歲後兼作畫,筆法功力深厚,見重藝林。1930年逝世。終年72歲。著有《春秋大事表》、《歷代帝王年表》。 曾熙 曾熙1861~1930字子缉、俟园、嗣元,晚号农髯。衡阳人。1891年(光绪十七年) 中举人,纳赀补兵部武选司主事。1894年入刘坤一幕,赴山海关防御日本侵略。战败后卸职到京。1903年中进士。后任提学使。不久返湘,先后讲学于衡阳石鼓书院和汉寿龙池书院。曾任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监督。1909年(宣统元年)任湖南咨议局议员、副议长,参与君主立宪活动。50岁开始学画和书法,1915年冬到上海与李同鬻书画度日,名噪一时。著述有《左氏问难》、《春秋大事表》、《历代帝王年表》、《和陶诗》,及书画录多卷。 ☚ 曾廉 曾元卿 ☛ 曾熙 曾熙1861—1930画家、书法家。字子缉,一字嗣元、士元,号农髯,衡阳人,光绪进士。先后主讲汉寿龙池书院、衡阳石鼓书院。曾氏早以书法知名于世,50岁以后,开始作画。自谓绘画,师法万物,不求形似,应有逸趣。能以篆隶笔意绘画。民国四年应书画家李瑞清之邀请,赴上海卖字卖画为生,不久书画日精,名声大起。求学索画者接踵而至。汪铭忠在 《清代画史补录》称:“(曾熙) 以书名,书法得张黑女神髓,钟鼎文字尤佳。晚年习画,以钟鼎笔法入画,与清道人为至友,皆以词林而隐于书画者。” ☚ 何绍业 粟掞 ☛ 曾熙 曾熙1861—1930初字嗣元,更字子缉,晚号农髯。衡阳人。其书法承石鼓及碑学。初学《黑女志》,后参合钟太傅笔意。落笔有一种高逸穆静之气,令人阅之,有安雅冲融之感。吸取了魏晋六朝的精华,形成一种俊秀儒雅之风。特别是用笔中和平稳,不肥不瘦,不轻不重,得周篆之法,自成家数。善楷书和行书。自号 “南宗”,与李瑞清齐名。海内并称“曾李”。1915年后在上海卖字。60岁后,开始作画,自谓以万物为师,不求形似,别有逸致。张大千曾拜其为师。有 《曾熙书赵先生碑》、《曾熙临夏承碑》、《曾熙书金刚》、《曾农髯临痊鹤铭》等帖行世。 ☚ 何维朴 问燊 ☛ 曾熙(清·咸豐十一年——民國十九年,1861~1930) 湖南衡陽人。初字嗣元,更字子緝,號俟園,晚號農髯。光緒二十九年 (1903) 進士,嘗主講石鼓書院,民國四年 (1915)始于上海賣字。書法得〈夏承碑〉及 〈張黑女〉神髓,與李瑞清齊名,并稱“曾李”。年六十始作畫,自謂畫師萬物,山水、松石,在程嘉燧、戴本孝之間。能用篆、隸筆意為之,不求形似,别有逸致。近人向燊云:“農髯臨摹三代、兩漢、六朝金石文字,名傾海内。國變後與清道人(李瑞清)同粥書海上,維時清道人宗北法,農髯法南宗,故世有 ‘北李南曾’ 之稱。晚年書益横肆,合南、北為一家,而别立門户,四方學者多師之。”清道人云: “農髯先生,今之蔡中郎(邕)也。中郎為書學祖,髯既通蔡學,亦下極鍾(繇)、王(羲之),以盡其變……魏晉以來,能傳中郎之絶學,惟髯一人。”近人馬宗霍《霋岳樓筆談》 評曰:“章草不振久矣,雖唐、宋大家,亦于此遜謝。明之宋仲温 (克),略有六朝風度,可謂空谷逸響,然猶從《閣帖》悟入,未能望皇 (象)、索 (靖) 之牆也。至曾先生出,知章由隸變,與八分同源,因合分隸以為之。遂爾默契漢矩,奄邁晉規。有清一代,無可位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