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曹操七十二疑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曹操七十二疑冢

曹操七十二疑冢

汉族三国帝王传说。流传于河北一带。相传曹操一生有三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冲。但曹操对他们都不怎么宠爱,最宠爱的是他的义子徐达,是他当县太爷时收养的一个孤儿。他教徐达读书习武,带在身边,徐对他百依百顺,忠心耿耿。日久天长,那三个儿子心生嫉妒,与徐之间常有磨擦,他早已耳闻,但从不过问,也不去调解。曹操病重时,派三个儿子各去边关镇守一方,不得父命不准回京,让徐守候身旁。徐竭尽孝心,请遍名医,但曹操病势日益加重。临死时,只留徐一人在身边,嘱其三件事:一、在讲武城之处选72个墓,做72口棺木,均要一模一样;二、埋时72口棺木同时出丧,葬埋后杀掉全部参加葬埋的将士,然后通知边关的三个哥哥;三、不要披麻带孝,要披红挂绿。徐达遵旨做了这三件事。曹植最先从边关返回,见徐穿红挂绿,一气之下杀死了他。众大臣对三兄弟说,你们杀死了徐达,永远也找不到你们父亲的坟地了。他们方知都中了曹操的计。结果他们打开72个墓地都没有找到父王尸体,至今曹操的坟在哪里也是个谜。

☚ 曹操跪妻   刘备传艺 ☛

曹操七十二疑冢

曹操七十二疑冢

汉族陵墓传说。流传于河北邯郸、临漳。相传漳河北岸的72个大土墩,都是曹操的坟。究竟曹操埋在哪个坟里,至今无人知晓。故当地民谣说:曹操72陵台,不知曹操哪里埋。据说曹操怕死后有人掘墓扬骨,盗窃宝物,瞒着亲生儿子,嘱咐夫人卞氏和义子曹五把他的尸体埋在漳河北岸,并同时筑成相同的陵台72个。曹操死后,卞氏和曹五按照曹操的指令,密不发丧,悄悄派几十名士兵帮助下葬,然后杀死了助葬的人。后来曹丕从边关回来,不容分辩,斩了曹五。曹丕回到许昌后,方知母亲也因悲伤而亡。因而,世上再没有人知道曹操到底埋在何处了。

☚ 高洋皇帝修响堂寺   卧牛城的传说 ☛

曹操七十二疑冢

 在磁县南境,漳河北岸,相传有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曹操七十二陵台,不知曹操哪里埋。”这是长久流传于当地的一首民谣。从邯郸市沿京广铁路往南走40多公里就是古老的漳河,河北岸有个火车站名“讲武城”,相传为曹操讲武练兵之处;河南岸有个村庄名“习文村”,相传为曹操习文做诗之处。从讲武城往东走几里就是曹操的邺下故都和铜雀台遗址;讲武城近郊就是所谓曹操七十二疑冢,即其七十二个坟墓。
 经近年考古发掘调查,这些墓为东魏、北齐皇室和王公贵族墓葬群,而并非“曹操疑冢”。东魏、北齐建都于邺城,距邺城不远的磁县一带就成为皇室的墓地。从一些墓中出土的大批文物,是研究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比如北齐故侍中假黄钺左丞相文昭王高润之墓就很有价值。
 高润墓出土文物中有彩绘陶俑三百八十一件,墓室四壁有彩色壁画。这批陶俑栩栩如生,具有北齐的时代风格,是研究当时雕塑艺术的重要标本。其壁画更是鲜明地展示出北齐时代的绘画面貌和独特风格,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页空白。墓室北壁中央画主人坐在帐中,头戴折上巾,身着直裙便服,眯着双眼,维妙维肖地刻划了墓主人即将瞑目去世的情态。帐子两旁,是两组男女侍从忧戚举哀的场面,每组六人。男侍均头戴巾子,身穿斜领窄袖长衣,腰系革带,佩挂香囊、宝剑,分别张举着羽葆、华盖等物。女侍紧靠帐子两侧,头挽高髻或裹纱巾,身穿圆领上衣,腰下系曳地长裙;东侧女童手执尘尾,西侧女侍捧物。男女侍从都呈现出忧郁哀伤的表情。画面构图严谨,在对称中参差变化,富有节奏感。壁画以墨线勾出轮廓,再填以朱、青、黄、紫等色彩。人物的面部及帐子的垂幔,采用晕染法;衣着的色彩则用平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34:52